读书偶感(读《文学回忆录》)

  更新最近读的书,刷豆瓣,有人在《文学回忆录》的书评栏认认真真地给书挑起了错字,最后痛心疾首地打了三个字:责编啊!

  精彩之处在评论栏,有人说重读书中原文,发现都没错。那人这么回:“我买的一版一刷,您指出的问题我一个也没找到,全都印得正确。 ”

  结果果然是此人不慎买到了盗版书,发了一堆“啊啊啊啊啊啊”之后,他(她)立刻补了套新的。

  认真的读者最可爱。

  回过头,我去翻自己买的纸质书,翻到版权页一看,2013年1月第1版。

  版权页是个有趣的东西,不经意地翻开,你能知道很多信息。这也是编辑基本功之一,都说“内行看门道”,我想我现在多少也算入门了吧。

  这本书,又是陆智昌先生设计的装帧,书腰上是木心先生常戴的那顶平檐呢礼帽,四个责编,看起来都眼熟的紧,作为理想国的老读者,同时也是同行,对一本好书的责编总是带羡慕和些微嫉妒的。

  今天在Evernote上整理了刘景琳先生的一篇文章,主要讲编辑修为的,用黄色荧光条画出重要部分,看完一遍,又一次觉得汗颜。因为,编辑的工作,真的是韧性和激情缺一不可的,真适合理想主义者。

  回头再说《文学回忆录》这书,从2013年买了直到现在,2014年,这套50万字的大书我刚刚读了一半,囫囵半片。那天跟嵩说,这书真不是翻一遍能算的,基本到最后,会看到书页蓬松起来,才能算认真读过。木心是个妙人,有才华,长得又风流倜傥,若晚生5,60十年,必然会被称为“男神”。

  在家的时候,在网上看了陈丹青写木心临终前的一段文字,那些送别长辈时生出的幽暗微妙情绪,令人感同身受。来哈尔滨做见面会的时候,看到刘瑞琳先生和陈丹青先生出现在师大的会堂里,真的让我有身处不同时空之感。于是,那个在心里始终未死的理想,又被擦出了小小火光。

  对北京,仍旧是又爱又怕,在此之前,多少次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来同别人说笑,诋毁着自己的梦想,其实都是怕自己再陷入孤立无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在《血字的研究》第一部中退伍军人约翰华生遇到了咨询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 见面后福尔摩斯兴致勃勃地介绍了自己的优...
    在下靳楠阅读 1,260评论 3 4
  • 作者:冯诗 如果说人生是五彩缤纷的,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最绚丽的一抹;如果说人生是动静交融的,那么青春必...
    尘微_阅读 351评论 0 0
  • 山远翠眉长,春深鸟未央。 堤高风暖树,滩浅柳成行。 细雨空千缕,吹湿燕几双。 闲听流水过,醉卧看斜阳。
    半步天阅读 747评论 14 30
  • 阳光灿烂麦子笑, 大地丰收太平年。 颗粒饱满金灿灿, 笑颜溢满挂脸间。 辛勤劳动成果现, 予把果实共分享。 收获满...
    六月天气阅读 310评论 11 9
  • 很多人不好意思把赚钱的事拿在台面上摆明了说,认为那样太庸俗没有情怀。情怀是个什么东西,那是有钱人才玩的,没钱的人,...
    SI玲阅读 20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