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读后感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陈丹燕

出差途中把英国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岛》看完了,这部透露着希望与重生的小说深深地把我迷住了。这部小说以佩特斯基家族为背景描绘了一家四代在麻风病肆虐年代以爱战胜了绝望,重获新生的爱恨纠缠的故事。

最后,经历了重重绝望后,一直不想向别人透露半点家族历史的索菲娅在透过女儿的视觉回望她和她的姨妈,外婆的一生时,也终于明白,这段在历史长河中,不为人知的故事里是看不到耻辱,只看到英雄主义,没有不忠,只有激情,没有麻风病,只有爱。

这份爱,是伊莲尼对女儿的爱,对迪米特里的爱,对学生的爱。

伊莲尼是安娜和玛利亚的母亲,是索菲娅的外婆,是阿里克西斯的曾外婆。她是佩特斯里基家族最先得麻风病的,她是一名老师,在教学上有令人尊重的伟大成就,有人说她的麻风病是被学生迪米特里传染的,当她被带到隔离区后,她依旧对迪米特里向儿子般疼爱,她甚至于抱病为隔离区的孩子争取好好学习的机会,她为不能陪在自己女儿身边而内疚。她从未丧失过失望,她怀抱大爱。

而玛利娅,应该是作者最偏爱的女性了,她懂得容忍,却从未丧失或自己的天真善良,她为照顾自己的父亲而放弃了许多,虽然她也不幸得上了麻风病,但是她把曾经以为黑暗的日子过成了有阳光有爱的生活。在那里,她热切地期盼着和医生克里特斯的爱情,对自己被治愈充满了希望。最后被治愈了,却又为了自己的父亲拒绝了爱人的求婚。当然,这样的女子不会被亏待,她的爱人来到了身边。她一生都是在爱,从来没有绝望过,后来因为姐姐安娜的离世还收养了安娜的女儿索菲娅。

其实,玛利娅的好朋友佛提妮也是这本书的关键人物,她和玛利娅的友情既平淡普通,却又让人动容。她不仅参与了玛利娅生命中的各种大小事,在玛利娅患上麻风病被隔离时,她即使怀着身孕也不怕被感染坚持到隔离区探望玛利娅,陪她说话聊天,分担心事,给她带来原本生活圈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她是玛利娅一家生活的见证者。

然而,见证了麻风隔离区斯皮纳龙格岛的成立与解散,多年往返普拉卡与斯皮纳龙格岛的吉奥吉斯才是最伟大的人,他定期为麻风病区的人送补给的食物和药物,是岛上为数不多的能清楚认识到麻风病不至于那么可怕的人。在送妻子上岛直到妻子离去,又目送着最爱的女儿上岛,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煎熬,曾经也有过绝望,但却没有放弃过希望。他为麻风病人的治愈而感到由衷的开心,虽然这里面也有他女儿,但他见证了这个隔离区人的生活,内心是衷心地希望这些人不会被世俗的眼光所伤。有人评论他才是《老人与海》的老人。

索菲娅实在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向其他不清楚她身世的人诉说这一切,所以她任由女儿阿里克西斯回到她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去寻找她姨妈玛利娅和外婆伊莲妮的一生。她内心还是逃避的,所以最开始委托了姨妈的好朋友佛提妮来向女儿诉说了这长长的几代人的生活。

但阿里克西斯并不觉得耻辱,她觉得是荣耀,她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爱互相之间的羁绊。爱不是无话不说,也不是无话可说,爱是无论发生什么,你都在。

这个小岛,并不大,这岛上的人的一生,也并不长,但是从诞生到死亡,却从未有过绝望,都是希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看完一本书名叫《岛》是英国作家维多利亚.希斯若普的一本长篇小说,也是她的处女作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风靡了全欧洲。故...
    Z船长先生阅读 4,346评论 0 3
  • 2016年12月30日,在首都图书馆的书架上无意中瞥见了这本几个月前就在网上看到的《岛》,曾经在网上买英文...
    远宇宙_yuanyi阅读 13,154评论 2 5
  • 作者以索菲亚多年来的隐秘身世为引子,一步步为我们揭开了在那个麻风病阴影笼罩下的希腊克里特岛上,佩特基斯家族三代女人...
    玉公子说阅读 1,748评论 0 2
  • 昨天夜里十二点钟,把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岛》看完了,当时在书店里一眼看中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封面的宣传语上写着:在...
    周末儿2阅读 3,733评论 0 6
  • “蔚蓝的大海,宝石蓝的天空。为什么吧悲伤的情绪叫‘蓝色’呢?阿丽克西斯想。这明亮的天空、闪闪发光的海水,似乎就是她...
    SSStone丶阅读 3,31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