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立而道生 | 读《论语》| 学而篇(—)

学而篇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释义:他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释义:我不担心他人不了解我,我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他人。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释义: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道自然而生。


读到《论语·学而篇》的这几句,都是与君子相关,慢慢咀嚼、回味——这说得对吗?是否自己也是这样呢?

我当然想到自己,有些人比较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我好像就是这些“俗人”之一。自己心中有“是与非”、“优与劣”、“高尚与庸俗”,有自己的价值观,当然就会在做事、讲话中,每一个行为举止和言谈观点中有所体现。同时,自己也是别人眼中的“别人”,会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价别人的言谈举止。

想想自己平时算是足够谨慎,凡事都想要准确的表达自己的价值观,有点啰里八嗦,在弯来绕去的是非利弊和道德逻辑中自我纠结,在伪强迫的症状中痛苦而快乐。应自省——对大事,我们应该谨慎没错,对小事则要适度;要言行合一,想的一出,做的也是同一出,不要明知不对,还要去做——我应该这样去追求吧!

在乎别人的评价是人之常情(吧?),但别人对你有偏见,有不正确的认识,那是因为他不了解你,我们不该怨恨,这样才算是个君子。

当然,别人指出的是我的错误,有不是之处,若我还认为别人有偏见,虽不怨恨,但也不接纳,那便也不算是君子。

如何才能知道别人是否有偏见呢?那就是自己要了解别人——所以更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除此之外,我想还应该自己了解自己——你不了解自己,又如何分析判断别人的话是否有偏见呢?这便是我们需要修炼的地方。

这里整理三个层次:

1、别人对我有偏见,我不怨恨;

2、通过准确的认识他人,判断他是否有偏见。若他对我有偏见,我不怨恨;

3、通过准确的认识他人和自己,来分析判断他是否有偏见。若他对我有偏见,我不怨恨。

君子要想致力于根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根本,什么才是我们要追求的本。只有认识正确的“本”,去追求了,才会有正确的“道”。

本是方向,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走出正确的道。经过学习、思考、体悟,有了正确的方向,我们致力专心去追求,自然就坚定、清晰认识到自己所做所为的是非对错。这个时候,别人的评价,在我们的学习和思考面前,心里早已有了底,自然就能不必太在乎别人的评价,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去左右自己的“本”和“道”——当然,这要经过对别人评价的思考辨析,不是一味的听不进去。

我们不必去让每个人都满意和肯定,也永远达不到。我们只要坚持学习和思考,认识正确的“本”,产生自己的正确的“道”即可。这样去做,肯定得到认可远比不认可多得多。

读《论语》,写感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独坐孤井之人 对井外一丝风吹草动 都会有剧烈的情感反应 就像受伤男孩 会把女孩的一点关心当成救命稻草的爱 就像受伤...
    神圣小孩日记阅读 231评论 0 6
  • 闻公子阅读 213评论 0 0
  • 辜成允没有准备的谢幕,是多么遗憾...每个人都需要临终安排。。。Lamarck S 分享自加拿大 活与愛的宣言: ...
    dc012dc63302阅读 202评论 0 0
  • 1976年二月六日,你初至人世间的第一天。1996年,你二十岁,我不期而至的闯入你的世界。 时过境迁,你从为人女到...
    月下清心阅读 604评论 2 3
  • 今天女儿发微信给我说明天回老家看爷爷奶奶,和妹妹,然后我们商量是今天回还是明天上午回,我说怕她明早起不来,...
    黄丹04阅读 285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