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6

水墨丹青描物象,形象生动绘新篇

——记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水墨国画课

7月21日,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在贵州省金沙县第九小学(金沙县彩虹小学)开展了“水墨国画”课程。该课程意在科普中国水墨画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厚植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此课程由梦启支教团成员王秋奕讲授,梦启五班全体成员参加。

讲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不同种类的不同特点时,王秋奕老师重点介绍纸笔的选择:“生宣入墨即散,熟宣不散不晕,半生熟遇墨散不晕。羊毫笔含水量比较大,可以用于染色。”同学们根据本节初学水墨画、需要晕染等课程特点,积极讨论,集思广益,猜测此次所用的纸笔为半生熟宣纸、羊毫笔。王老师聚焦绘画运笔,详细讲述国画握笔、运笔、行笔的要点,并总结出笔法大纲思想:逆峰起笔、中锋行笔、侧锋收笔。王老师围绕用笔效果,对各笔法的用途和用力方式展开系统介绍,并在黑板上进行具体实践。大家纷纷跟着老师的示范,举起毛笔,跟着“指实掌虚”的要点,调整五指位置,尝试运用各笔锋绘画。

在掌握基本知识后,王老师带领学生学习用水墨绘画小青蛙。“先画一个‘大顿号’,这是青蛙尖尖的小脑袋,然后侧锋画出一个椭圆作为身体,接着为它安上充满肌肉的四肢。接下来,少墨枯笔画出爪子和大眼睛。”小青蛙在同学们的手下栩栩如生,还有的同学为它补充了荷叶、荷花等“美丽的家”。课程尾声,王老师循循善诱:“中国画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此次课程充分培养和提高了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通过学习画家的作品和技巧,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等,提升对细节、色彩、构图和表现力的敏感度,培养审美情趣。

作者:王耀民

摄影:张奕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水墨丹青里,蛙声十里出山泉 ——记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水墨国画课 7月21日,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在贵州省金沙...
    2023梦启支教团阅读 27评论 0 0
  • 水墨丹青笔锋显,中华魅力尽人知——记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水墨国画课 7月21日,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在贵州省金...
    2023梦启支教团阅读 33评论 0 0
  • 书写中国字,传承中国魂 ——记中国矿业大学梦启三班书法课程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磨练品德意志,提高审美水平,...
    2023梦启支教团王秋奕阅读 31评论 0 0
  • 感受笔墨之美,弘扬国画魅力 ——记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水墨国画课 7月21日,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在贵州省金沙...
    2023梦启支教团王秋奕阅读 38评论 0 0
  • 识人文地理,品水墨江南 ——记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人文地理课程 为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7月2...
    2023梦启支教团王秋奕阅读 4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