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很多年,却依然不会学

学习疲软带来的思考

学习李笑来订阅专栏以来遇到了瓶颈,不知道该如何往下进行了。留言像作业一样没有了兴趣。肯定是学习方法出了很大的问题。没有了最初自身概念被冲击的震撼,只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原来我从来都没有学会过到底应该如何学习。学习的思维竟然还是被学校强行灌输这么多年的考试背诵模式。意识到这里的时候,为自己深深的感到悲哀。

人最深的无奈就是意识到自己曾经引以为豪的东西是完全错误的。

错了,完全错了,自己只是个考试的机器而已,枉生为人。

庆幸自己没有死

李笑来说过,有的人25岁就死了,或者只是在等死而已。原来觉得这句话跟自己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今天发现,哦,原来也许恰恰自己就是那个死人。
又值得庆幸的是,当自己发现这个问题时,就相当于活了。

打开自己这个临界之门的是刘润5分钟商学院的一篇文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来我们70%的成长来自于工作中学习。20%来自于向他人学习。10%来自于培训。
如果说对于专栏的学习属于培训,那么其实也只占我们成长的10%而已。
当想到这里时,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自己对于学习认知的严重薄弱,才导致了现在自己的问题。自己成长的核心应该来自于实实在在的工作。也就是说应该是做事情,处理当下自己面临的工作生活中的问题。

这个认知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不一定读书学习,却依然很优秀的原因。因为他们从工作中,生活中在不断的学习。因此也许他们的成长要比很多好像一直在读书学习的人更加优秀。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创造更大的价值。

打开门后是新世界

真正的力量不是来自脑海里有多少思想,而是当下正在做的工作,或者解决了哪些问题。刘润说,思想改变行为,行为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从这个角度看的时候,我看到了很多老师。
公公婆婆虽然不读书,但他俩有着一样的习惯。想着做好吃的饭,想着每天把家里收拾的很整齐。原来总以为干活儿是都可以会的事情,现在不这么认为了。这是他们的习惯,这样的习惯让他们悠然自得于从劳动中获取成就和认可。对全家人是润物细无声的滋养。我观察老人,每次都把被子叠的很整齐,洗完的袜子搭的很整齐,做的都尽量做的美观美味。我试着向他们学习,原来在做完整后,看着美美的作品,都已经满足。

看到了一点点路

我无意识的开始勤劳一点了,愿意劳动。随手洗衣服,随时整理。这个过程就像充能。
我愿意为了快速入门去尝试,比如英语,本来报名了天天学英语,因为时间压力大。发现了流利说,喜欢每次的发音纠音,又因为辅导儿子时马上就能用上,又刺激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我愿意去健身,因为这两个多月,基础代谢提高,肌肉增长,各个围度的效果看得见,从而更加热爱。
生活中的成长本来就可以很有趣。

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在成长领域里,-用-最重要。

刚启程,使用快乐,做事快乐,才能成长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不是你的错, 当四周一切都在飞速旋转, 而你却放慢了脚步。 这不是你的错, 当年迈的父母为你付出一切, 而爱会是...
    蓝调易拉罐阅读 360评论 0 2
  • 用短暂的逃避,来缓解一天的不愉快,让自己不要沉浸在抱怨中,今天开心的事陪儿子踢足球,与妈妈一起包饺子! 美中不足,...
    岸兰汀芷阅读 187评论 0 0
  • 一日晴朗三日阴, 去日又是雨纷纷! 今夜把盏人笑我, 明朝狂歌谁笑人?
    草堂秋客阅读 201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