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城日记-DAY334

170525

去年,自从MM马介绍我得到APP以后,就进入了罗振宇的射程内。 从逻辑思维,到跨年演讲,直至《奇葩说》的导师。他大概是这一两年内热度比较高的人了。从跨年演讲开始听他说“黑天鹅”事件,到分析未来的商业动态。他掌握了现在社会大多数人对于知识匮乏的恐慌并开辟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知识服务型的公司。 他毫不忌讳的说自己就是个商人,没有讲情怀也不说情操。购买关系是这个商业社会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想要从他那里得到精神救赎肯定是无效的。不过通过“得到”,通过“逻辑思维”,新的思路被引入大脑,可以看的书不再只是文学游记,也是颇有意趣。

《逻辑思维》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书籍推荐录。一个章节通过自己的解读去发掘一本他们自己出售的书籍。书籍不再是过去那个提供答案的文本,书籍本身也变成了工具。即使这样,还是有一些关键点是过去未曾知道的。

他的书里推荐了稻盛和夫的《干法》,讲述稻盛和夫自己的工作哲学。不过后来我读过之后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鸡汤书,强调要像爱生命一样爱自己的工作。刚开始读的时候,会被一些语句所触动。

“在今天的年轻人中,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在滋长,那就是不喜欢工作,厌恶劳动,并且还会尽可能的逃避工作的责任。有的人把“努力工作”“拼命劳动”看的毫无意义,他们甚至对积极工作的人报以冷笑和鄙视”

一位木匠师傅的话也曾感动过稻盛和夫。“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龄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必须经的起千年日月的考验”

稻盛和夫认为“工作能够锻炼韧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工作不是塑造人的原因,如何对待工作是个人的心性和态度。对工作怀有敬畏,对自己所面对的事饱含热情和责任感,即使不是工作也同样重要和有意义。 这本书大概可以当做工作低迷时的强心剂,故搁置下来,没再继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前我关心远方,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从前我期待爱情,总以为浪漫的故事是标配。 从前我追求热烈,总以为青春的火...
    王小昭阅读 128评论 0 0
  • 记忆的指针被拨回了2014年。我的追梦之旅开始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居,带着所有家当乘着火车到了丽江。艳遇之城,美丽...
    阿丹de阿丹阅读 684评论 0 0
  • 他的目光短短的 跟她的眼睫毛接在一起 他看到她,世界已经很近 她跳进他的影子 这时,夜多了半条拉锁 他点燃最后一盏...
    兔子的蹩脚阅读 286评论 0 0
  • 我从去年10月份开始写作,到目前为止已经5个月了,除了写科普文章外,偶尔也写写感悟类的文章。 前段时间看到梅姐姐写...
    协和康复刘淑芬阅读 1,100评论 28 34
  • 那些从外资大公司跳槽来华为的员工,曾嘲笑华为“老土”,不但要求上下班打卡,还在出差上实行低标准的消费制度。 但任正...
    吾聊职场阅读 281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