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转折真的是历史一个天大的玩笑,初看笑笑,细细思索又觉得心酸
三国以来南部匈奴被曹魏强行改性赐姓刘,匈奴部众也被分化瓦解为左右中南北五个部分并插入了由汉人担任的司马掌握军政大权。
刘渊的父亲刘豹就是左匈奴的统领,从小被征入朝廷选为人质。晋武帝时期,刘渊倍受武帝喜爱,称他的才干能与由余(秦穆公称霸首功)和金日磾di(汉武帝托孤大臣)相提并论,并多次想让他带兵平定江东和凉州,但都被大臣阻拦。刘渊至此郁郁不得志,在酒会上饮醉叹息,高歌和酒,在座之人无不掩面垂泪。齐王司马攸听说后劝谏晋武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况且他的才干高于由余和金日磾,我们对待匈奴犹如奴隶,他也不会对晋朝忠诚,若不杀他日后必成后患。”司马攸是晋武帝同母兄弟,位极人臣,晋武帝听了他的话陷入了沉思。
但刘渊在朝廷有个好朋友,司徒王浑。王浑出身太原王氏,也是名门大族。他进言晋武帝,说,刘渊是一个忠厚长者,如果没有罪名就杀他,不能平息周边的部族,其他的人才又会怎么看待陛下呢?(晋朝因为其夺取天下不正,许多高士并不向朝廷妥协,且经过长期战争国家空虚,周边的部族也是虎视眈眈)
晋武帝权衡再三,最终没有杀了刘渊。
时间飞逝,晋惠帝即位。作为史上出了名的傻皇帝(何不食肉糜的发明者),朝政自然而然被贾南风所把持。她为了巩固权力,毒杀太子司马昱(司马昱自小聪慧过人,是司马炎钦定的接班人),又招地方诸侯王入朝,而后赵王司马伦杀死贾南风并且想自己称帝,引起其他诸侯王的不满,八王之乱由此拉开序幕。
八王之乱中,部分诸侯王主动引入五胡部众打内战并封官许愿,成都王司马颖也不例外,他召见刘渊,让他召集五部匈奴,封他为北部单于。这正中刘渊下怀,刘渊曾多次以回乡祭祖为由,想返回家乡,但都被拒绝。这一次他终于等到了机会,而匈奴也早已聚集部众,想趁中原空虚揭竿而起。
刘渊刚整顿完队伍,东海王司马越就打败了司马颖,成为晋朝实际的话事人。刘渊本想举着司马颖的旗子举兵,刘宣站出来反对,“晋朝残暴无道,对待我们像奴隶一样,现在晋朝子孙自相鱼肉,这是上天所授予我们的机会啊!”违天不祥,逆众不济;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刘渊高赞“英雄不问出处,帝王岂有定数,大禹出于西戎,周文王生于东夷,想来都是他们都是被上天授予了高德,我是汉室的外甥,和汉王约为兄弟,现在汉室败亡,由我来继承,不亦可乎?”且晋朝执政不过三十年,百姓尚怀缅汉室的恩德。眼光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刘渊于是以刘备为祖先建立汉国,史称为匈奴汉(后称前赵)。追谥刘禅为孝怀帝。
这时,刘聪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刘渊建国后,刘聪为第四子被封为抚军将军,四年后,刘渊称帝,刘聪被封为车骑大将军。汉国一路高歌猛进,刘聪很快进攻到了洛阳城下,眼看着就要灭亡晋朝。但洛阳城墙坚固,司马越又拼死抵抗,加上军粮空缺,最终失败,恰好此时刘渊占卜得到了一句谶语:“晋朝气数未定,若要攻下洛阳还要等三年”,刘聪趁此撤退。
天不遂人愿,刘渊没有等到谶言实现就很快病死,太子刘和即位。刘和忌惮自己的弟弟手握兵权,打算悉数除尽。刘聪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政权落入刘聪手中。
三个月后,刘聪集结大军,兵临洛阳城下。此时的晋朝已经是晋怀帝执政,面对巨大的军事差距,他无可奈何被汉军所擒,后被折磨致死,西晋实际上已经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