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眼五通连水秀

广州荔湾区石围塘街,有一条秀水河,河上有座石桥名通福桥,桥有五个桥洞,俗称为五眼桥,通福桥的真姓大名反倒是少为人所知了。

    在明清时期,广州与南海以秀水河为界,省城广州与佛山之间的往来必经五眼桥,因此五眼桥又被称之为“省佛通衢”。

五眼桥建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年过四百有余了,以红砂岩石砌筑而成,至今还坚固如初。五眼桥长42.8米、宽 2.8米,桥面两侧没有栏杆,但据传至今尚未有人从桥面上失足跌下秀水河。

    桥的建造还有一段故仔(故事),传明朝有位李待问,曾官至万历年间的户部尚书。他是个孝子,当得知母亲已年迈多病,需要人服侍照料,便毅然辞官,回广州开一间商行,每隔十天八天必返盐步探望母亲一次。

    那时要过秀水河,只能坐摆渡船,船老大是一位姓潘的老伯。有一次过渡,李待问遗留下一包银两在船中,但回来时潘伯将原银奉还。李待问不禁有所触动:“潘伯虽穷却能拾金不昧,我为什么不做些善事,造福乡里呢”?于是出资建了五眼桥,并送一笔钱给潘伯养老。

【美图源自邬女士,弟子随喜赞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