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文学公Z号《私想活动》,主发《儒林外史》解读】【450万权重会员+20年传统媒体写手,欢迎点击加入本人旗下简书会员:风清不扬81】
公号上发了昨天那一篇,有些人不理解。
好吧,说专业一点。
对于高校老师来说,迟到一分钟,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按照高校授课的标准,教学前必须有准备环节。大部分学校,明文规定,老师应当提前10或15分钟到达教室,做教学准备,比如准备PPT啊,跟学生互动啊,如果是实验课那需要准备的就更多了。这样才能确保上课铃声一响,老师就能开口授课。
当然实际上,有些理论课,准备几张PPT就够,甚至PPT也不需要准备几张,那教学准备就很简单。反正这个10-15分钟,没有谁较真,比较弹性宽松,留有足够的余地。
但是上课铃声是固定的,全校统一的,铃声一响,就上课。结果你没来,那就算迟到了。
所以喷子们只知道,老师迟到了1分钟。其实完全意义上讲,这位老师的这一次课,迟到了11或16分钟,因此缺失了教学准备环节,如果是实践性的课,那毫无疑问会很麻烦,完不成教学任务。对于高校老师来说,这是常识。
只是喷子眼里,一切都是“反对+死刑”的概念。学校做的一定反对,校长应该万死不辞,就这意思。虽然事实上,这种情况,教务部门就解决了,一般到不了校长或分管副校长需要关注的程度,这是日常工作运转。
有没有必要?
当然有必要。如果你经历过一堂课的前二十分钟完全混乱,还在做课前准备该做的事,就能理解了。如果你愿意了解一件事情真正的运行秩序,也不会觉得喷子有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