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这个世界

总:想要在信息大爆炸的现今社会中不踩雷不掉坑,必须掌握一项新技能—批判性思维,通过特殊的视角去观察,去从新审视我们的观点,那么如何去做呢,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



图片的欺骗

网上曾经有一张特别出名的政界要员的图片,图片中,美国参议院前任多数党领导人汤姆•达施勒和其他政要站在一起宣誓,宣誓人都是举起了右手,而只有他一人举得是左手,这张照片对他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但是事实真的如此么?如果我们稍微细心观察 就会发现很多破绽,汤姆结婚了,如果他举得是左手,我们应该能看到他的手上有戒指,但是图片中他举起的左手没有,还有我们穿的西服扣子都是在后面的,图片显示他衣服的扣子反了,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他的图片很可能是被人从新制作过的。所以 即使面对“真实”的图片 我们也许存有一丝戒心。


愤怒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愤怒的情绪,会让人们失去理智,丧失判断能力,正是这个因素,很多“有意人”就会可以制造某些愤怒情绪,从而改变民众的看法,做出错误的导向。比如在谈论同性恋是否应该享受合法婚姻时,左派可能会愤怒的提出,这些人竟然要求规定我们在房间里做什么事。而有些人可能会提出这些人竟然需要享受特权,在面对特权问题时,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厌恶的,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审视问题,其实“同性恋”要求的可能并不是特权而是享受和别人一样的权利。


恐惧和愤怒一样,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当一个人在跟我们谈论全球变暖的事情时,全球变暖者他们谈论变暖的全都是全球变暖的后果,但是并没有对是否在全球变暖提供有利的数据,他可能只是想让群众恐惧后果的想法来达成某些目的。

当有人去买房子时,很可能销售人员会在他犹豫不定时告诉他这个房子已经被很多有心人看过并预交了定金,如果你不快下决定的话,很可能就买不到这座房子了。这也是运用恐惧的心理来达成某些目的。


在茫茫的大数据中,我们无法确保我们可以识别出所有的错误信息,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在遇到信息时,多问问自己,这个信息是否可靠,是否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对方是否有其他什么目的,不盲目的下决定,多一份谨慎总是好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