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端午,又闻艾香  张玉武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来临了,走在街上,红彤彤的大的小的葫芦随风飘摇,吆喝声此起彼伏,形成一道特殊的街景。

我的童年是在老家度过的。老家的人们习惯称端午节为五月单五,现在想来很有道理。端午节是在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日,那时家家都要焖一锅黄米粥,有条件的往里放几颗枣,没有枣的,也要往锅里放几粒家杏核,以增加色泽。记得母亲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早早就将黄米泡在冷水里,我不解其意问母亲为啥这么早泡米,母亲回答说增加黄米的黏性,焖出来好吃。

端午节的早晨,我和哥哥弟弟起得特别早,生怕寄存在南沟那一片长势良好的艾蒿让别人拔去。当我们急匆匆赶往那里一看,早有人在那儿拔上了,我们哥三个当仁不让与他们疯抢起来,姓石的玩伴比我们手快,我眼见抢不过他,与他撕打起来,他把我胳膊扭伤了。那次闹得动静很大,惊动了大队书记,大队书记向来看不惯石家大人孩子蛮横不讲理的作风,狠狠批评了他们,也算给我们出了气。现在想来,艾蒿在家乡沟沟坎坎多的是,何必在一块地争夺艾蒿大打出手,伤了和气,少年真是争强好胜呵。

采回来的艾蒿都要赶在太阳未升之前戴在耳朵上,还要将它们放在门框上,据说那样可以避邪,一年不受鬼怪侵扰。

母亲总将鲜艾洗尽放进锅里,我们吃着带着艾香的黄米粥,别有一番风味,至今想起来,味蕾还残存那一缕艾香的味道。

一晃儿,我已不再年轻,母亲三周年都过了,回想少年那一段时光,真是美好,不光家乡的环境好,居住的人也多,不像现在大部分搬往外地,村子静得少有人语,给人一种悲凉失落感,好在振兴乡村的号角已经吹响,寂寥的村庄会再一次热闹起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