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一生都是宰相,曹丕篡汉

文/呱呱鸟

曹操低调做人,高调行事,只问大局,不要虚名,还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枭雄人物,非常令人敬佩。

但是历史上对曹宰相的评价却是不高,骂他是曹贼的,说他是窃国者,曹操有25个儿子,都从小严格要求,教育的不错。

这些儿子的水平都是可以当皇帝的,最后还是老二曹丕在220年推翻东汉,建立了新的王朝“魏国”。

魏文帝曹丕在位6年,活了40岁。

从这个时候算,汉朝400多年的历史才算正式结束,从真正意义上进入三国时代,篡权的前戏时间比较长,可能是曹操想把天下统一了再登基,然后再传给儿子接班。

曹丕应该说是文武兼备,非常有能力,他在任时期平定了青州、徐州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统一。

他还平定边境地区的民族纠纷,打击鲜卑,注意和匈奴、羌族维持和平,在他执政期间恢复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控制。

曹操的大儿子曹昂夭折,曹冲也英年早逝。

因为当时曹操还不是皇帝,所以并没有太子的概念,应该是选择王储,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是曹冲。

历史上流传着曹冲称象的故事,整个就是神童出世,这个故事写进了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目的是希望广大的少年儿童向他学习。

天妒英才,可惜曹冲13岁的时候病死了,否则历史可能改写,曹操曾经对曹丕悻悻地感慨,曹冲之死是我的不幸,但却是你的大幸啊。

竞争出来的孩子有出息。

爹对大儿子说这样的话,太伤孩子的自尊心,史书记载曹丕也是对这事久久不能忘怀。

他曾经对别人说,幸亏曹冲死了,否则爹爹是不会把王储之位交给我的,

好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是倍加珍惜的。

现在的富二代、官二代要多向曹丕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前辈基础,别瞎糟蹋。

竞争需要有韧性。

没有了曹冲,曹丕是否就安全了呢,还有一个同父同母的亲弟弟曹植,曹操曾经设想传位给他。

曹植这孩子特别有才,又机灵很遭人喜欢,那个时候别人写七个字的诗词,他用五个字就表达清楚了。

但是曹植好喝酒,喝酒可能对感情抒发写东西有好处,但是也耽误正事儿,驾车闯宫,行军不利等失误频频发生。

曹植善于做五言诗词,是历史上五言诗词的鼻祖。

著名的七步成诗广为流传,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诗词写得非常好,但是有学者认为这不一定是曹植写的,因为没有找到出处。

有批评家认为曹植的文采奇特,是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文人继位可能并不好,当皇帝需务实。

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王位,当时只有29岁,其它的弟弟们就更小了,曹丕称帝以后还是对曹植不放心,数次徙封。

曹植从此以后处处受限制,这也许是坏事变好事,可以专心专意做学问,心无旁骛一心向善,成为佛性中年男人。

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虚构向洛神求爱的故事,映射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梦寐追求,特别浓墨重笔地抒发理想破灭的绝望心情。

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继位,曹植不自量力地还想干事。

曹叡和爹一样,口头应付,就是不给实权,不断迁封这个叔叔。

41岁的曹植得了忧郁症,离开人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