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午,我正在家吃饭,手机上接到一个12309检察热线转来的电话,对方是一名妇女,声音哽咽,断断续续说不清具体事项,我大致听明白她说自己叫边某某,以前有事找过我,现在在检察院门口等着想反映个事情。在电话里我安慰她不要着急,我这就去找她。
来不及收拾碗筷,赶紧换上制服,临出门,我想到她这个点来很可能还没吃饭,就从家中给她带上两个包子,骑上自行车火速出发。
边某某?这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我却一时又想不起是谁,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控告申诉部门,接待过的当事人数以千计。在去往单位的路上,我不禁陷入沉思。
是她吗?此时艳阳高照,法桐树叶的影子铺满道路,我在光影中穿梭,思绪也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想起来了,应该是她!那时候,我刚参加工作不久,边某某来过检察院,至今我还保留着她写给我的感谢信,信上的字迹并不优美,甚至不算工整,但却情真意切。快到单位时,远远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她明显有些激动,朝我小跑过来,我握住她的手还没说话,她就抽泣起来。
真的是她。我现在还记得二十多年前和边某某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她的母亲早亡,父亲带着她和妹妹相依为命,那一年有智力障碍的妹妹被侵犯,犯罪嫌疑人对妹妹进行恐吓威胁,导致事后妹妹不敢作证指控罪犯,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提请逮捕后,因证据不足未批准逮捕。边某某带着妹妹来到检察院申诉,她见到我就一直哭,哭诉着妹妹被侵犯的事实以及受到惊吓不敢表达甚至出现精神错乱的情况。在与边某某接触的过程中我感觉到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淳朴真诚,不像是诬陷犯罪嫌疑人。
我将边某某的诉求移送给当时的批捕科,批捕科立即督促公安机关尽快补充侦查,经过补充证据,侵犯边某某妹妹的罪犯被依法起诉、判决,得到了法律的严惩。判决出来后,边某某又来到检察院,并送给我一封她手写的感谢信,表达了对检察机关干警耐心倾听、真诚帮助的感激之情。
时隔多年,今天再次来检察院是什么事情呢?见到边某某,原来记忆中二十岁的大姑娘变成了四十多岁的中年“大妈”。
我看她神情憔悴、满面愁容,赶紧劝她“先别哭了,跟我去办公室,你还没吃饭吧,先吃饭再慢慢讲”。在她的讲述下,我明白了她的来访原因。
原来她的丈夫在一场交通事故中死亡,肇事司机被法院判处刑罚,却无力赔偿。边某某哭泣着说:“我的命真苦,从小失去母亲,现在丈夫又没了,撇下我和13岁的孩子,我打零工挣不了几个钱,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下去,听说检察院有救助政策,希望能帮帮我”。
听完她的陈述,我立即联系原交通肇事案件的办案人,了解情况后认为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之后我和同事调取了案件相关法律文书,帮边某某办理了司法救助申请,不久之后,边某某收到了司法救助金。
这个司法救助案件办完后,我舒了一口气。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我在二十多年后又遇到边某某。我为她的遭遇感到难过,也敬佩她的坚强。边某某在电话里说“谢谢你高检察官,你以前帮过我,这次你又帮了我”。
其实并不是我帮了她,而是检察机关职能的不断延伸,从惩治罪犯到救助困难被害人,体现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下法律职责的全覆盖。12309检察服务热线受理、解决的看似都是一些小事,但在老百姓心中都是大事。
参加工作三十个年头了,这些年我和同事们不间断认真做好群众来访、来信、来电,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检察服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为民的温度,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