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的原点【2】

       这句话体现了道的三种特性:一是本体性,二是内存性,三是超越性。什么叫内存性?万事万物中必然有它,没有例外,故而叫内存性。世间万物、纷繁变化之中必然有它,躲不过去。

       有一次,我忘记了自己有一盒菊花茶,当我想起来的时候,一打开,就发现里面生满了虫子。可见,人可以忘了它,但道忘不了,即使它被收在一个角落里,道仍然让它发生了变化。最奇怪的是,它经历了一种特殊的高温消毒处理,然后被密封了起来,按说里面没有细菌也没有虫卵,它为什么会长出虫子?有人说,可能是消毒之后的某个步骤出现了疏漏,有细菌或虫卵飘了进去。有没有这个可能?说不清。但大米也是这样,无论怎么消毒,怎么密封,被藏在哪里,放久了都会长虫子。任何事物都逃不过这个规律。这说明,有一种普遍的原动力是无处不在的,这种原动力就像发动汽车引擎的动力一样,一直在开启着万事万物的某种程序,让它们不能停止变化,到了每个相应的节点,就必须发生变化。人也是这样。不管孩子在哪里长大,他都必然长大,必然衰老,必然死去,你就算把他藏到天涯海角,他也照样会发生变化。

       同时,道又有一种超越性——我的意思是,它不是一种细胞那样的存在,不会被局限在任何一个躯壳里,也不会被局限在任何一件事情中。你挑不出它,找不到它,不可能定位它。你无法指着它告诉别人:这就是道。它是超越物质、超越形象、超越一切的。这是道的第三种特性。总的来说,万事万物中都有道,但道又超越了万事万物。老子所说的道,非常像《空空之外》中表述的真心,这也是佛家有“证道”“见道”“悟道”“修道”“无修道”等说法的原因。佛家的“道”,就是从老子那儿来的。释迦牟尼认为人人皆有佛性,皆有真心,老子也认为道无处不在。这个“无处”,包括了每一个人、每一种生物、每一种行为、每一句话等等。当你通过一种特殊训练,在自己身上发现了道,明白什么是道,就叫悟道。我在《真心》的“明心性品”中专门讲了悟道。当你的生命中出现了相应的特征,你见到了个体生命中的道时,就叫悟道。保任道叫修道,和道打成一片叫证道,也叫证得法身。你证得的道,跟大自然中的道是一体的;你证得的法身,跟大自然的法身是同一个法身。

       道教也有修道的说法,指的也是一种以寻找道为目的的特殊训练——包括“有欲观窍”(也有人说是“有欲观徼”)和“虚其心实其腹”等等——它最早就源于老子的理论。老子没有创教,却被后人尊为道教的祖师,原因就在于此。没有《道德经》,后来的道教修炼也罢、道家文化也罢,都会无从谈起。

                                                                                      ——选自《老子的心事》第贰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卫茳071 一元写作训练(500字)
    卫茳阅读 223评论 1 2
  • 001:我们面对的现实 首先思考两个问题: 为什么你总也没有时间? 你知道成功人士根本不会列“任务清单”吗? 00...
    5198非洲大象阅读 303评论 0 2
  • ——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一直都很喜欢席慕容,喜欢他笔下那不纠结的明快文字,喜欢文字里面那些...
    小十三楼阅读 420评论 1 6
  • 木桶定律: 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
    幻无名阅读 394评论 0 0
  • 1.别人心满意足时,你把自己逼得更紧。1.你进入“状态”时,将一切不可控变为可控。1.你清楚自己是谁。1.利用你的...
    青云之栀阅读 68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