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没交社保,晚年之后会怎样?-老后破产系列之三

今天的采访对象是一位日本65岁的渡边女士。在开始之前,我建议大家先看一下,前两天我更新的系列一菊池奶奶的日常生活,还有系列二83岁的川西爷爷的困境。

菊池奶奶和川西爷爷,年轻时都有缴纳国民年金(日本社保的一种)。虽然拿到手的钱不多,退休之后好歹有一笔养老金。而今天要分享的这位65岁的渡边女士,她的故事就悲催了:她压根就没有养老金可以领取。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01

背景介绍

渡边女士的房子租住在东京都内的一处公寓的2楼里,房间大概有6张榻榻米大小。

在渡边女士年轻时,她一直在一家小型商务宾馆里负责打扫卫生,兼职处理前台事务。她这一干就是35年,直到60岁左右因病才退休。她一辈子都是单身,没有孩子。自从她的父母去世之后,她跟亲戚间也断了联系。

大概是她年轻时经常倒夜班,上几个小时的班,就在宾馆里的员工休息间凑合睡一下,第二天接着干。这几十年倒班的工作,把她的身体给累垮了。

大约是两年前,渡边女士因为心力衰竭而倒下之后,公司强行把她给解雇了。这还不算,最沉重的打击是,她工作了35年的单位一直在骗她,说入职的时候就办理了正式的社保。实际上这些年压根就没有给她缴纳任何保险。

每次说到这里,她眼里的泪珠就大颗大颗地滚下来。单位没交保险,等到老了,自然是没有养老金的。

她的心脏衰竭之后,花了一大笔治疗费。如今,她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呼吸器。就是走几步路,鼻子里都插着输氧管。一会儿就会气喘吁吁。而她的手指因为心脏输血能力的减弱,指尖明显发黑。

02

收支明细

没有养老金,收入是0。而每个月的房租40000日元,医疗费还有生活费之类的合计30000日元,全部加一起,全部的支出是70000日元(为方便理解,后文都换算成人民币,故事发生在2014年,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大概是4000块。

而她的毕生的积蓄加一起,大概是17万-18万之间。等于说,她现在的日子就是坐吃山空。一个月支出4000块,花完手头的积蓄,就是彻底地老后破产了。到时候,她就能接受生活保护了(类似中国的低保,不明白的可以看前文系列一和系列二),安心地接受医疗护理。

而在此之前,她还是想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控自己的生活。

最麻烦的事情是,她身体不好,必须定期去医院检查治疗。可是每次打车的费用,都让她心痛得哀嚎。

又不能自己坐电车,再倒公交车。因为她只要稍微动一下,呼吸都很困难。更别说时时刻刻要带着5公斤左右的吸氧器。这一级一级的台阶走下楼去,再东奔西走辗转各地,她的身体根本就吃不消。

她想搬家到离医院近一点,找个不需要爬楼梯的房子。可是最便宜的房子也都在2900块以上,比她现在租的房子还要贵,她只能选择放弃。

渡边女士家里没有电视机,只有一台用了很多年的收音机。这台收音机就是她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工具了。没有亲人,朋友和家人,现在能去她家里瞅一眼的人,也就是偶尔到访的家政护理员了。

而这台收音机最近也坏掉了,只能收听到一个波段的节目了。她的资金太紧张,也舍不得花钱去重新买一台。现在就是听听广播打发时间,顺便揉揉手,为了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避免情况恶化。

03

日本政府的补助措施

面对渡边女士这样的居民,日本政府推行了“服务附加型老年人住宅”,这样的房子专门是提供给老年人出租的。只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一天三顿有人送饭,还有管理员24小时值班守护。

但是跟特殊养老院不同的地方是,这种住宅是不配备医疗团队的,也没有家政护理员。所以要想看医生,接受护理服务,这些还得自己想办法。这些都是民营住宅,如果医疗护理的需求越多,费用就越高。而这些收入低的人根本住不起。

还有一种是特殊养护老人院,类似我们的养老院。根据不同的服务等级,收费不一样。这类的养老院一般都有标配”附加护理服务”,也就是如果老人不能自理了,帮着一起护理,照顾老人的起居。

对外的广告也就是说说而已,这类养老院招收的基本上还是身体能自理的老年人,也就是健康人群。他们主要是面向手头比较宽裕的老年人服务,要么有钱要么有房。

这样的养老院服务当然好了,泳池,露天浴池,小花园等附加性设施都是最基本项,就连吃饭用餐都有很多花样可供挑选。

基本上就是一条,设施条件越好,服务越完善的养老院,收费就越高。有的老年人选择卖掉自己的房子,然后再去入住。

总之,等到年老的时候,手头有一笔钱,而且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选择面就会很广。

在东京,像渡边女士这样的老年人,一个人生活,手上又没什么钱的人越来越多。日本政府也在增建一些廉价的养老院,护理住宅。可是供应速度远远跟不上源源不断的需求。很多申请不上的人,只能继续排队等待。

目前的状况是,中高档的养老院对很多贫困的日本老年人而言,那是可望不可及的。而低档的住宅措施又满足不了当前的现实需求。

没有积蓄的话,老年人的生活条件只能一降再降。等手头的钱花光了的时候,只能申请生活保护。到时候他们也没有权利去选择自己住哪里了。毕竟,生活保护能提供的帮助也是有限的,只能说是兜底。让看不起病的老年人,不至于马上等死。

在此之前,渡边女士只能尽量压缩自己的开销。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他,她艰难地前往都营住处的区民中心,争取申请到一间房租便宜点的房子。这样多出来的钱,她能稍微改善一下伙食。

但是,希望排队入住的老年人,数量在激增。渡边女士能不能申请到,还是个未知数。

渡边女士最大的感慨就是,如果有钱的话,不用说换一台好的收音机,护理服务也能及时跟上。还能有更多的选择去决定住在哪里,还能订购五花八门的服务,让自己与这个社会不至于脱节。

但是,因为没钱,她获取到的信息又相对滞后,这些都只能是空想了。她现在与外界几乎是完全隔离了。

04

给我带来的启示

菊池奶奶,川西爷爷,还有渡边女士,这几个案例只代表一部分弱势群体,不代表所有的日本老年人都会陷入老后破产的窘迫状况。

但是从他们身上,我们也能得到一些启发。年轻时该缴纳的社保是必须缴满的,不管到时候能拿到多少钱,有总比没有要好一点。

其次,随着人体的衰老,身体各个器官不可避免地会老化,总有毛病会找上门来。年轻时少熬夜,戒烟戒酒都是老生常谈。不然,就算辛苦攒下一笔钱,到头来一次性交给医院,这又是何必呢?

最后,无论如何,年轻时还是得多攒点钱,青年人和中年人没钱了,还有机会可以再赚。可是老年人没钱了,就只能坐吃山空了。

手头有余钱,晚年的时候,不管是住在孩子家里,还是入住养老院,都会多一份底气,多几个备选项可供挑选。

后续这个系列尽量更新,也会更新日本白领的退休生活是怎样的,敬请期待。

备注:

这篇文章里的渡边女士接受采访的时间是2014年前后,文中的货币兑换也是按照当时的汇率估算出来的。相关养老政策也是2014年前后,至于最近十年里,日本政府有关养老政策是否改变,还待商榷。

猜你喜欢:

01 扎心了,ICU病房里的生死抉择,是倾其所有,还是甘愿放弃呢?

02 为什么人们向往田园生活,最后却连滚带爬逃回城市呢?

03 琼瑶为什么要轻生?你知道老年人最渴望的是什么吗?

04 家和万事兴,婆媳相处,是关键!做一个聪明的婆婆,离不开这五点

05 婆婆不给带娃,儿媳妇不给养老,你觉得行得通吗?

06为什么抱团养老最终都散伙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07 父母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这本书《我去养老院了》道尽了:父母与子女的悲欢离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