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打卡第6天

学而篇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什么叫做好学?孔夫子给出的答案是不断摆脱我们动物本能的过程就是好学,就是要摆脱物质金钱的束缚与压力,敏感而不拖沓不迟钝,言行谨慎而不夸夸其谈装模作样,像有道之人学习端正自己的言行态度,是为好学。

学到这一章感慨到确实如此,对物质的追求最后虽然得到丰厚的物质然而内心依旧是贫乏空洞的,而学习论语学习圣贤知识的过程却是愉悦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满足在物质世界更容易得到满足。

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孔夫子的“贫而乐,富而好礼”二者的区别,更好的体会了那种“不找的快乐”,精神富足始终高于物质的富足,这一章也让我更能理解“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区别。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别人不了解自己,是结果,是我们无法控制的部分,而我们不了解他人才是真正的原因,我们更应该努力的地方,我们需要珍惜每一次可以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机会,了解他人,虚心请教,想想我可以为他人做什么,这样才能不错过学习的机会,合伙与举荐的机会,仅仅这短短一句话就蕴含了价值观,做事的方法以及人生的态度。


为政篇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简单体系/机械体系:可以靠勤奋,不断修正错误来达到改善的目的。

复杂系统/生态体:很难搞清楚问题究竟出在哪?所以需要改善的是土壤的问题,环境的问题,只能抓关键点,不能事无巨细的去问去找问题。

比如说作为父母,不可能事无巨细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人处世的原则与道德规范,如果事事听命于父母,那孩子不是叛逆就是毫无主见;而作为公司上位者也是如此,需要的是建立公司的文化体系,如果事事过问手下的员工就失去了创造的机会与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夫子之所以一直强调《诗》的重要性是因为它的内容表达纯真无邪,贴近自然,颂扬合理的情感与欲望,合情合理,不矫情不放荡有节制,符合中庸之道。听樊老师念了几句诗经 似乎闻到了大自然的气息,很美好舒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2年3月1日 论语新解 1~8 领读人:景彤彤 张子武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
    甘棠书院阅读 4,871评论 0 0
  • 读完本文约需35分钟 《论语》是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熟悉和了解的一本著作。它里边的任何一句话都能够给我们带来可能...
    与孩俱进阅读 3,226评论 0 0
  • 作者和书内容简介 以下樊登老师的解说: ———————第一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晓明学习阅读 7,013评论 2 3
  • 今天听樊登讲《樊登讲论语:学而》。 2014年,我曾把《论语》通读了三遍,大约背下了四分之一的内容。2018年,参...
    涂玉霞阅读 4,906评论 1 5
  •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句...
    焦恍阅读 1,2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