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双减大概不是你想得那个样子吧。孩子在学校做完作业可以自由玩耍了。真的是这样的吗?
家有小一生,看看老师们怎么说吧。数学老师说小朋友们要培养数感训练,多多数数练习,提交视频作业。这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作业,每天一边运动一边走路或者一边做着别的事情就给作业做完了。老师还语音批示一下,有温度,有触感。语文老师说:双减并不是把基础知识也减掉。老师们加强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小朋友们仅靠课堂时间练习写字能行吗?英语老师,仅仅靠一周三节英语课是学不好一门语言课的。语言需要大量的听说训练的。
想想也是,或许一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难道等到三年级再练起写字吗?想到自己小时候因为写字太慢总是很晚写不完作业。提前暑假前孩子就开始熟悉字形,结构,开始尝试写字,每天150个字雷打不动,坚持了这几个月时间,终于能凑合写一些字了。或许现在可以多玩玩,万一就是老师说的那种基础不牢靠,好习惯没有养好,随遇而安的上了初中,到时候中考可是实实在在的,到那时拿什么来拼呢?无意中看到一个初三毕业生的书本,政治看得是考研的马哲,数理化看得是高考的知识。平时还兼顾各种竞赛,考的是四大。开始汗颜,他学习这么多的知识一定不是初三一年完成的,必定有一个长期的计划,甚至可以说从小学就开始了,自律的高强度的学习。
一个妈妈说一定要学习奥数啊。我说奥数会不会太难了,这个没有必要吧。马上分析给我听,普通的只是学习了知识,比如加减运算,就是熟练程度练练,早晚都会很厉害。奥数不一样了,它是一种数学分析的能力,是碰到问题的一种思考方法。好吧,我承认我立马被说服了。
对了,还有教辅。学校已经不提倡了,家长们难道要坐以待毙?事实证明并没有,他们会在私下里互相讨论看看,到处找经验找方法。不惜花重金买回来一堆教辅。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有用,是不是一定要写完,但是起码缓解了家长们的焦虑心情同时也有一种做了起码不落后的想法,一二年级不考试不代表不能知道孩子到底怎样的水平吧。私下里讨论学校的作业情况,有个妈妈说他们某外国语小学二年级现在做作业的时间比一年级时还久,还是现在规定不能有书面作业的情况下。这大概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吧,看来老师们也有招数希望孩子们基础打牢。聊了另外一个朋友,孩子的学校属于名校行列,省重点型的。他们老师也不布置作业,但是发了一张纸明确了孩子需要读熟的读会的还有掌握的东西。上课也会听写默写。突然明白名校和我们素校的差别在哪里了。我们还只是田字格的生字的时候,人家列明了每个字组的三四个词。老师提问的时候可能会就组词提问。我有点惊讶了,原来名校学生素质高是因为人家要求一开始就高啊。
各种推文看到了,都是减负不减质量。做为懵懵懂懂没有幼小衔接没有提早写字提高看过课本的孩子,一开始看起来肯定不如别人,而且入学适应大概还要段时间吧。也许也不能太焦躁了,毕竟相对来说一年级还是简单的,容易赶上的,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