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的“送钟”

因同处一个时代的关系,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与中国的光绪皇帝,这两位确确实实南辕北辙的人物,却是有所交集的。

就比如在光绪皇帝大婚之时,远在万里之遥的维多利亚女王便派人送上了一份“亲切”的礼物。

那是彼时英国的“黑科技”兼“奢侈品”,一座雍容华贵的自鸣钟。

图源自网络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应该不是个应景的礼物。原因无它,在中国自古以来,“送钟”的谐音便是“送终”。这是人们所非常忌讳的。

对于此事,后来的人们有不同的解读。我所了解的多数,都认为此举是维多利亚女士的无心之失。她很可能并不知道在中国“送钟”的寓意,而仅仅不过是想挑选一份贵重、珍稀的礼物,来表达自己对清皇室的重视。(至于为何会重视?答案则显而易见。)

然而面对这样的一份礼物,咱们的光绪皇帝会怎么想,人们不得而知。彼时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会如何认为?似乎也难揣测。

并且,维多利亚更为“贴心”的举动是,她特意命人在自鸣钟上刻一副中文对联,其词曰:

“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

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寿康。”

这一句“日月同明”,不知我们大清朝的慈禧太后见了,内心是何感想?再配上这“送钟”,意味便又叵测了起来。

话是如此,浊某个人还是倾向于此是维多利亚的无心之举,理由有二。

一来,能够如此了解中华文化,并且还能做到如此行云流水、不着痕迹地损人,这向来只有中华文化里土生土长的老学究能做到。文化的隔阂,使外人很难做到如此

二来,从动机上推导,维多利亚似也无此必要,非得大庭广众之下,给人“送钟”。毕竟彼时的掌权者是慈禧,那位在日后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之人。

然而,人的主观意图是一回事,历史的客观现实则又是一回事。

1889年光绪皇帝在紫禁城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婚礼,费银约550万两。二十三年后,清朝灭亡。

学人化浊

2020-02-2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现在的社会已经变样了,已经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年代,仅凭个人能力就可以活得很潇洒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社群时代,要让...
    白茹冰在路上阅读 332评论 0 1
  • 从第一天开始放假,薛翔中基本能够进入状态。25、26日没有安排全天陪伴她一起读书、作业、看电影(《圆梦巨...
    橄榄树翔阅读 377评论 0 0
  • 又是一个周二,不过今天Abe不来深圳。和Alex在家愉快地吃着蛋糕,(没错,蛋糕是昨天剩下的,还有一堆,超级好吃,...
    决心每日一篇300字的阿呆阅读 335评论 0 0
  • 是它 它是一个温馨的希翼 可是,对它的需求―― 有时,也并不那么心急 要不,它就是一片戚然的孤寂 然而,我往往并不...
    石克阅读 154评论 0 3
  • 那些温暖的人和事儿D1 2018-04-02 by小水(深圳) 我的老板是个憨厚又很聪明非常耿直的直男,有时看到他...
    水水的微享空间阅读 1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