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模在侧 学而时习——读教师的五项修炼之学习有感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一位资深的教育媒体人联袂倾情推出的这本书饱含了多少的教育情怀?我越读越感动。作为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和好朋友看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要好好锻炼身体,要以更浓烈的教育热情把自己积累30年及要领悟到的教育智慧尽量长时间地不遗余力地回馈给学生、回馈给社会。

        每当看到每项修炼前的用心的精粹的导读以及每项修炼后顾老先生刚正不阿却温情脉脉的书法作品和每一项修炼融为一体互为映衬时,都不禁再三咂摸。尤其是当看到学习这一项修炼最后顾老的题字:“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时,更是热泪盈眶。我想起读《论语》时对子夏这位在孔子去世之后讲学55年的孔门十哲之一所了解的点点滴滴。他可能是孔门最长寿(虽家贫衣若悬鹑,但活了100多岁)的而且是对儒家的思想传播最重要的一名弟子了。我认为所有像于漪一样的教育家都是子夏再世,他们以道济世、心怀天下、鞠躬尽瘁,虽不矜名钓誉却总会名垂青史成为后世前行的温暖灯烛,让中华的文明弦歌不辍。这些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的古今贤达让我们有星空可以仰望、有山海可以奔赴。

      在《论语》当中记载了子夏的很多让人敬仰的言语,有些可能是我们日用而不知,比如“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小人之过也,必文。”等等。他在《论语·子张第十九》当中说的顾老所题的这句话不仅是复旦大学的校训,更让每一位读者从简洁的字句间明白学习的妙用。其实学习不外乎两大好处:一是明志,二是学以致用,与时俱进,解决或消解或悦纳当下的问题。

        其实最让我感慨的是在《论语·八佾第三》中夫子与子夏的对话——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底色与画作、里子与面子、成人与成才的关系都跃然纸上。我们何以修炼如此触类旁通的本领?唯有不间断地学习、践行、复盘、修正。只有我们有根有魂,才可以帮孩子们培根铸魂。正如《易经·革卦·象辞》中所写:“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正念学习和悠悠时光会改变我们的气质、气象和气场。愿我们借着楷模的光走出自己无悔的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