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追寻的,正在追你,你只需要……

今天继续分享读《道德经》的一点感悟。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

不为而成。

清静无为,即可了解天下。这也是说经验和实践,对“悟道”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大学时代的我,常常憧憬驴友们走川藏线、转山、徒步沙漠,毕业后,有几年从事户外相关的工作,自己也常走走,回想一番,那些带着诗去寻找远方的旅程,并未给我多少觉悟。于是,总盼着走一趟西藏,看看那些虔诚的朝拜者,或者徒步青海湖、又或者静默徒步沙漠,期待这能够带给我不一般的感悟。

此刻,我开始反观:那些觉悟,或者说灵魂得到升华的时刻,往往都是发生在独自思索的时刻,或者课堂/读书会上与大家思想碰撞,在心里埋下一些想法,夜深人静,在最孤独的时刻,突然想明白的。

朋友说:最接近真理的时刻,是极度孤独的那一刻。

而与自己安好的相处,在信息流爆炸的今天,其实是一门难度极高的功课。

读到此章时,不禁想:是否应该回头,把那些远行的想法放弃,安然在老婆孩子的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中,找到自己的路?

其实,这也是我一直所认可的路。稻盛和夫老先生说:庙宇是道场,工作生活亦是道场。

今天,形式化的内容太多,我们很难做到安安静静的“观心”,把自己迷失在各种形式的占有欲、控制欲、需要感中。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如是如是,如其所是。

由此推及教育孩子,有这样的感悟。我们很多家长,没有时间陪孩子,实则是不会陪孩子。不管是学习还是玩,没有耐心,没有方法。于是,索性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去了,愿意付出“金钱”的代价,请别人——老师、家教、教练等等,来带孩子。尽管如此,看上去一片和谐,个人却始终没有得到成长。

孩子是上天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他就有什么样的表现。而养育孩子,参与他的成长,你可能才会真正明白,生命的意义所在。

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又要遵循一个逐渐分离的过程,摆脱自己的“控制欲”(道德经里说“生而不有”),看上去帮助孩子成长了,实则却是自己生命的完善。

向外求时,可能穷极一生,也不得其法。

就像猫追自己的尾巴一样,时间已经过去半晌,虽然浑身都已经发汗,却仍然是什么也没有得到。然而,当你从追寻的漩涡中拔身而出时,你会发现,你想要追寻的东西,正在追着你不放。你要做的,仅仅就是“允许”它进来而已。

你不妨停下来,好好静观自己,充充电,再继续前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6-03-30 23:25 人说 最动听的情歌,都是在失恋后写出的,只有经历了,才明白这其中的甜蜜与痛楚。 ...
    bBambi阅读 298评论 0 0
  • JOSN的定义: 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具有良好的可读和便于快速编写的特性。业内主流技术为其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
    热爱生活的男孩子阅读 611评论 2 1
  • 冬天的往事 翻开冬的日记 满满都是你的记忆 有阳光 那是与你同在一起 有风雨 那是数落着别离 空白处 是太过于迷茫...
    沧海冰心阅读 225评论 0 7
  • 今天,我在吃晚饭的时候可恶的弟弟把我的右臂抓出来了一条讨厌的血痕疤,我肺都要气炸了。 我想象着长大后的...
    鼠鼠560阅读 15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