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大家都知道,但雷州知道吗?“弟兄六十老病余,万里同遭海隅送。”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从惠州贬移海南,听说弟弟也贬雷州,于是赶紧追上一同南下,千里跋涉途经雷州,与弟弟苏辙相遇,他们一同游览了雷州西湖,并在当地留下许多印记。《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便是兄弟俩在西湖形影相随中,由其弟弟苏辙感怀创作。
雷州西湖原名罗湖,始建于北宋,后来雷州人民为了纪念苏公,将罗湖更名为西湖,于明嘉靖年间在西湖公园内专门修建了苏公亭,亭前立有一座苏东坡石像,其昂首挺立,双眸眺望北方,表现出他虽身在偏地,仍翘首中原的爱国情怀。在西湖北侧的宋园里有一座十贤祠,祠内有文天祥撰、姚文田书《雷州十贤堂记》碑,并有汉白玉线刻寇准、苏轼、苏辙、秦观等“十贤”像。雷州建了十贤祠、苏公亭、别湖亭、遗直轩、苏公楼,苏楼巷、苏楼书院等等。
苏东坡到了雷州便慕名住进了环境幽静的天宁禅寺,寺庙住持让出方丈堂给苏东坡居住,并与苏东坡谈佛论经,以茶饭相待。苏东坡因爱其环境清幽,为题“万山第一”以匾其门,成为该寺镇寺之宝。
天宁禅寺,古称“报恩寺”,亦称“天宁万寿禅寺”,开山祖师岫公(有旭)创建於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雷州第一古刹。 天宁禅寺,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左辅城关,右瞰西湖,丛林幽静,山环水绕,风景优雅。与曲江之南华寺、乳源之云门寺并称唐代岭南名刹。相传,唐宋之时,贬官逐客南下时大多借宿于此。除了苏东坡,还有名相寇准、侍郎苏辙、正字秦观以及南宋抗金重臣李纲、赵鼎、正言任伯雨、参政李光、编修胡铨等。如今,尽历沧桑的天宁寺越显历史之厚重,走进寺庙,花木掩映,平淡清幽,游客们可从那古香古色的建筑、700年的大榕树中,究其渊源,探其风韵。至今寺内保存宋、元、明、清碑刻(包括石匾、石联等)三十多块,其中有宋学士苏东坡“万山第一”石匾,明代海瑞题“天宁古刹”门额以及翰林院编修陈昌齐所题石联等。这些碑刻对研究苏轼、海瑞、陈昌齐等人的思想和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苏轼“万山第一”和海瑞“天宁古刹”二石匾收入《中华名匾辞典》,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新建山门牌坊匾额“天宁禅寺”四字,为原广东省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书,其牌坊石联为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云峰和尚所撰,书法家沈定庵所书。。“大雄宝殿”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
据林语堂考证,苏东坡南谪时,心情很坏,对海南充满了畏惧,在雷州曾写过一封遗书,内容是:“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春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当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海外,生不契棺,死不扶柩,此亦乃东坡之家风也。”动身到海南前,在雷州祭告征南二将军庙,然后和苏辙依依分手。贬谪海南的苏东坡,平生亲友,因为怕受连累,大都不敢书信往来,雷州的苏辙是他最大的牵挂,常给弟弟写信,“念彼海康,神驰往从”寄给雷州的诗词很多,如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酒凄凉北望” 。又如“雷州别驾应危坐,跨海清光与子分”。有一次收到苏辙来信,说“我海康郡,犹在寰海中”,怜惜兄长更在大海之南。苏轼倒能自解自劝:“天地在积水中,九洲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苏东坡是个天真爱玩的人,他造酒、造墨、烹饪、制药,无所不试。海南椰子成熟的时候,他用椰子制成帽子,让儿子苏过寄到雷州半岛。苏辙十分高兴,戴上之后自娱自乐,并做诗《过侄寄椰冠》,“茅檐竹屋南溟上,亦似当年廊庙时。”这些让他看到了兄长那个在逆境中也充满阳光的心。苏东坡兄弟二人贬谪雷琼期间,致力于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敷扬文教,破除迷信,爱民助农,启发心智,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雷琼两地为纪念苏氏兄弟,历代修建诸多纪念场馆,怀念他们。在雷州苏东坡还见到了门生秦观,两人纵情谈笑,咏啸而别。事后,苏轼和秦观分别写了文章纪录这次相会。苏轼的文章是《书秦少游挽词后》,秦观的文章是《江城子》。
雷州古城,历史悠久,有苏二兄弟更显光彩,其远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先秦时期属百越之地,历来是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化积淀厚重,是国务院颁布的99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天南重地”之称。雷州,是广东省辖县级市,由湛江市代管,建市前称海康县,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总面积3709.33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132.46万人。
雷州名胜古迹还有:
雷祖祠。位于雷州市白官公路,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642年),是纪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雷祖)的祠堂。雷祖祠享有“岭南第一祠”的美名,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元塔。高度近六十米,位置在原雷城的南门头。此塔是明朝万历年间雷州推官欧阳保倡议所建。最初命名启秀塔,在挖地基时,发现3只蛇蛋,取“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之兆,改名三元塔。明朝万历年间,该塔落成,为(楼阁式)砖木结构。该塔的外观是九层,塔内是十七层。
雷州高山寺。始建于宋朝末年,重修于清朝顺治甲申年,清朝光绪年间,按五进殿堂结构将寺院移建于山腰,在雷州城的北门外,占地面积30多亩,建筑面积6056.7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