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是小学四年级还是五年级了,那一学期,换了一个语文老师。记忆中是一个男老师,大概二十几岁的样子,很有朝气。
因为他的到来,班级学语文的氛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照本宣科,用极富煽动性的语言,调动我们学语文的兴趣,提出的问题总是既有趣又有启发性,而且还有延展性,放学回家的路上大家还争论不休。
村庄里几个一般大的孩子都在这个班里,回家后还不想散去,然后就去了东子家。东子的太爷、太太、奶奶,看到一帮孩子来到他们家,眉开眼笑,热情的拿出零食招待我们。
东子奶奶把桌凳摆好,几个孩子,挨个坐下,从书包里拿出家庭作业。首先拿出来的自然是语文作业,认真的做起来,偶尔还会讨论几句。
那一阶段,天天在东子家做家庭作业。东子的爸爸看到东子和我们几个孩子学习这么认真,非常开心。他问我们:“你们将来想做什么工作啊?”我毫不犹豫地说:“我将来想做老师!”
小时候,在作文“我的理想”里,曾经写过我想当科学家。其实,那时我,有限的认知里,只知道科学家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工作,但科学家是干什么的,并不太了解。
这样的理想,并不是出自内心。但是自己的内心是什么,也不得而知。爸爸妈妈是农民,他们所能跟我聊的无外乎是村里的事情;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非常简陋,也不能给我们提供书本以外的其他书籍。
幸亏,我有喜欢看书的哥哥。不知他们是从哪里弄来了不少的书,什么《林海雪原》啦,《红旗谱》啦,《红楼梦》啦……
这些小说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可是并没有给我理想的启发……哦,不,应该有!
《林海雪原》。小说中的男主少剑波和女主白茹,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曾经对我产生不小的影响。那时候,我常常幻想,如果我也是小说中的八路军,也能像白茹那样,穿梭在林海雪原中,多好!
但我知道,女孩子当兵是不可能的,农村女孩子更是不可能。唉,这样的理想只能放在心里,说出来要被别人笑话的。
当东子的爸爸问我理想时,当老师的理想是发自内心的真正想法。那个语文老师,他的讲课风采打动了我。
高考填报志愿时,有了不少想法,不只局限于老师。想过学法律,成为律师;或者学园艺,成为园艺师;……最终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选择了师范专业。
就这样,老师,成了我一辈子的职业。
近几年突然发现,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考古专业。我喜欢历史,尤其喜欢从地底下发掘历史。从考古发掘中寻找蛛丝马迹,探求文物和历史之间的联系,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这一切对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如果小时候能接触到这些,我的理想肯定是考古!
兴趣、理想、职业,三者的统一估计很难有人做到,更何况,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唉,现在这个年纪谈理想有点不合时宜了。但是,谈谈兴趣,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还是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