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内向优势:性格内向者的潜在竞争力

根据内向者的特质,以下工作方法有助于内向者发挥自身优势。

一、创造安静的工作环境

排除不必要的刺激:如听觉刺激、视觉刺激

二、分配时间

要尽量拥有一段完整的时间

三、分配任务

完成一项工作之后再开始下一项工作

拒绝多余的工作,做重要的事(有效利用“八二法则”)

四、放弃无意义的忙碌

“选择与集中”来减少规划的次数;

做计划的条件:该计划好玩;对我有好处;我有足够的精力体力来完成这个计划。

通过减少选择和形成规律化来减少对穿衣和吃饭等琐事的担忧。

拖延会带来很大压力,若无法完成计划好的事情,制定一个新的计划来完成,将“拖延”改为“计划”。

将一些事情“程式化”,让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章可循,就可以避免被琐事占用。

五、赶走大脑中的迷茫

尝试写下来,找出原因;明确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和不安,就能在感到紧张或焦虑时,不会有负面情绪。

六、独处的时间

独处时,隔绝感官的刺激,可以得到更有效的休息。尝试冥想。

七、细化工作

复杂的工作也是由简单的任务构成的,把工作越细化,花在预热上的时间就会越少。也会更容易掌握全局。同样,把任务写下来。

八、准备一项热身工作

将杂物放在注意力涣散的时间去做,用这些简单的小任务俩唤醒工作状态。

九、了解工作的意义

外部的金钱、地位、荣誉吸引力有限,内向者要从自己的内心找到工作的动力。

十、成为专家

以专业人才为目标,在一个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

十一、内在激励

关注“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而非可量化的外在目标

十二、正确评估风险

风险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未知。

要明确:(1)你在担心什么?(2)目前你缺少什么信息?(3)在什么情况下你就可以开始行动了?(4)什么时候你会得到答案?

十三、在大脑输出前做好准备

在公开发言之前用文字整理好思路:了解目标、从听众的立场出发。

会说“我可以再确认以下吗?”“请给我一些时间”。


总结:

1. 不要盲目追随外向者的脚步,要形成适合内向者的工作风格;

2. 如果能创造一个适合内向者的工作环境,他们就能表现得和外向者一样好,甚至比外向者更好。

3. 重视休息的时间。






内向的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一、内向≠ 害羞 ,不要低估自己的社交能力

(说说我自己,我在面试的时候给人留下了“害羞”的印象,我也不清楚怎么回事

查了下,“害羞”是指“因胆小、怯生或怕受人嗤笑而心中不安”,根据定义来看,我是有些胆小、怕被批评,但其实我觉得我更想是不知道在特定场景下如何表达自己,所以会显得手足无措、缩手缩脚、笨嘴笨舌、不知所措。针对此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即可,多观察别人的表现,然后模仿学习)

内向者不擅长闲聊、喜欢避开刺激这些特征,这使得他们在外界看起来很害羞,但这些特征并代表他们是害羞的人。作为内向者,不应该误以为自己是害羞的人,限制自己的社交能力,要拜托这种思维定势。

二、放弃社交偏见

外向者的行为并非金科玉律。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往即可。

放弃无效社交,仔细核算自己的得失,在交往中斤斤计较,可以任性一点。

及时升级自我保护系统,不要强迫自己外出社交。呵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当自己想独处时,说明内心已经开始疲惫了。

对方未必也是内向型性格的人,面对外向者时,为了尽快推动事情的进展,不需要太谨慎,这对双方都有益。

建议“一对一”的人际关系,认识一个人,而不是一群人。除非是自己感兴趣的圈子,否则不要因为想扩大社交圈就参加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这样不会快乐、也不会增加社交行为。

三、交谈时

做一个好的倾听者,适当附和对方、鼓励对方发言、恰如其分地提问、引出新的话题。

寻找共同话题,找到共同点就能产生共鸣。

社交辞令很无聊,看是否适合你;(这点我需要再看看,本来想学习说点场面话来着)

直奔主题,选择有深度的问题,询问对方真实的想法。

多问”为什么“,少问”是什么“,可以问到与这人过去、价值观等密切相关的真心话。

进行高质量的社交,真情实感都隐藏于过去。要压缩交流的总量。

拒绝聚会时,坦然说”我今天没有心情去“,让别人知道你是一个内向者。

不要隐藏自己的负面情绪,累了就表现出很累,不舒服就表现出不舒服。停止”假装“迎合周围人的行为,因为这是在欺骗自己、会导致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迷失本心、失去自己判断事物的标准。


总结:

1. 当今社会盛行的社交技巧都是以外向型性格的人为前提设定的,不适合内向型性格的人。因此,你要摆脱必须做某事的执念。

2. 在社交中,内向者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3. 不要逃避自己是个内向的人这个事实,请面对它。

4. 重视与自己内心的对话。





如何放大内向者的潜在性格优势、

【工作篇】

1. 演讲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花时间研究主题和参会者,在事前把演讲内容写出来。在筹备和研究方面投入资源,把自己的想法以文字等形式做好总结。

2. ”禁欲式工作“,耐得住寂寞,能持续努力。

3. 擅长长时记忆,认识事物深刻。

4. 领导力:内心坚定,不轻易受外界的影响;与每个人充分交流,分享自己对未来的规划【荐书:《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Facebook效应》】

5. 沉默寡言也可以是你的优点:坦诚说聊天不是自己的优点,但准备好相关商品材料。

6. 无须攀比他人,做好自己即可,刻意改变自己根本没有意义,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性格优势。【贬低自我和攻击他人其实是分不开的】

7. 记录你的想法,就能保留重要的想法。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可视化“这一过程还可以释放压力。自己的内心世界就是自己的避风港,能了解自己内心的只有自己。

8. 复盘失败:多记录,输出也是走出”非生产性”抑郁的有效途径。当试图通过生产和输出来克服失败和焦虑时,就没有沮丧的时间。

9. 舍得自我投资,内向者不喜欢花钱在购物或娱乐上,可以将钱花在提升自己的“内涵”上,比如提高技能、培养兴趣等,可以增加幸福感。

10. 只设定一个目标,内向者可以为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深信不疑的东西迅速采取行动,只专注于一个目标,生活会变得简单而充实。制定太多的目标往往会导致半途而废,让人沮丧。

11. 学会自我控制:兴奋时,如运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有意识增加副交感神经系统占主导地位的时间,让身心得到休息,冥想、轻度拉伸、沐浴都是有效的方法。

12. 安静解压法:保持安静就很满足,在安静的环境中独处来恢复精力。


【社交篇】

1. 内向者交友的基本准则:你应该用心做好准备。当你做好接近他的心理准备时,就走向他。

2. 谈恋爱的能力:要了解内向者的优势,并将其应用到建立恋爱关系中。内向者与外向者性格互补,是外向者的最佳搭档。

3. 让大家知道你是一个内向的人,告诉他们自己需要独处的时间和空间。

总结:

1. 内向者只要肯花时间,就能高质量完成工作。

2. 无论什么工作,只要是以适合内向者的方式进行的,这项工作就能被他们很好地完成。

3. 内向者和外向者的解压方式不同。

4. 内向者和外向者能够合得来。




给外向者的建议:如何与内向者打交道

1. 注意交谈中的停顿(停顿是因为内向者在思考,而不是不满的表现)

2. 创造一个容易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3. 准确告知任务的目的和意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