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扯淡

王小波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时有个美军上校误入敌军后方,躲在一户民宅的暗室里。一天突然一队德国人上门搜查,听着敌人在头顶翻箱倒柜,上校的一位下属非常紧张。这人有个毛病,一紧张就要咳嗽,情急之下,上校赶紧往他嘴巴里塞了块口香糖。没想到一会儿士兵伸手又要,说再来一块,太没味了。上校说,当然没味了,给你之前,我都嚼了两个小时了。

嚼别人吐出来的东西,当然没味了,甚至还相当恶心。可这种事有时又不得不做。上周有一天正在外办事,同事打电话让火速回单位——开会。所有的人都放下手头的工作,到会议室听领导指示。两点意见,三个要求,四个原则,五个步骤,类似的讲话已经听过N次,只不过每次它都换个不同的包装,看上去冠冕堂皇。待剥开一看,瓤还是那个瓤,口香糖还是那个口香糖。反正调子唱得越高,越不会在理论上犯错误,天长日久,这些又大又空的文字都成了油头粉面的万金油,不管什么场合,面对什么工作,它都能粉墨登场,高谈阔论地“指导”一番。

. 开会就等于传达,传达就意味着布置,布置就等于完成。如此简单“高效”的工作形式哪个领导不喜欢呢?于是就有这样的场景,上面讲的人口干舌燥,下面听的人昏昏欲睡,会一结束,拔腿走人。会倒是开了,至于会议有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反响如何,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组织者是不会去关心,也不会去跟进追踪的。考核是上报一份漂亮的工作总结,一切就都OK。

浪费这么多时间、人力和物力,就为了开会而开会,这是极富中国特色的工作形式——集体扯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夜凉月稀疏,隔岸戏子歌。 无事抱诗书,徒唱喝清愁。 只身影单薄,歇靠木难支。 嘘何叹寒声,晨间飘零雨。 不知来年君...
    清焰如风阅读 317评论 2 3
  •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
    ibrothergang阅读 164评论 0 0
  • 有人简信我,问我“我很努力,真的很努力,想改变自己变得成功,却没看到效果,为什么?” 是啊,这是为什么呢? 我周边...
    Arthurwu24阅读 2,393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