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长大了赚钱给咱也买个爹”
说这句话的人是我的爷爷,给我讲这个事的人是我的姥姥。姥姥家和爷爷家一条巷子的,距离近,姥姥比太奶奶小几岁,经常一起干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闺蜜吧。
我的太奶奶给我的姥姥学的时候,应该是流着泪学的吧。
我的太奶奶是大房老婆,还有一个二房老婆,就是导致我的爷爷以为他没有爹的那个人。太奶奶因为一直没孩子,生了几个夭折了,管的孩子养几岁还被墙塌死了。在30多岁上,太爷爷在他的父母的操办下又娶了一房,我的新太奶奶,年轻、长得漂亮、人又聪明,甚是得一家人的换心。娶进门一年就生了一个儿子。在家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此消彼长,世事的规律,这边红火旺盛,那边日子就不好过了。
我小时候听村里的老人给我讲过太多的细节故事了,我当时年纪小不太能体会其中的滋味。现在想来真的为我的太奶奶感到可怜又气愤,恨不得穿越回去向那些欺负过她的人大打出手,好好保护她。故事有很多也记不清楚了,我总结一下就是:我的太奶奶娘家没人了,人又老实本分,也没孩子,这边又来了新人。旧社会这样处境的女人真是可怜。每天和长工一起下地干活,给新太太伺候月子,经管孩子,公婆稍不如意打骂一顿不在话下。
这个女人日子过得太苦了,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终于给了她一个儿子,也就是我的爷爷。
继续说说赚钱买爹的事吧。我的太爷爷在县上科里做事,经常会从县里带回来糖果了、麻花了当时的稀罕吃食。回来当然是回他的新老婆屋里,糖果好吃的当然统统都放在了新老婆房子里,吃糖果的人也当然是新老婆生的孩子。爷爷的兄弟们快乐的玩耍吃着好吃的,爷爷只有眼巴巴看着的份。没人会想起他们母子两人,更不会好心的分给他点。
这样的情景儿子不懂,但是母亲都看在眼里,想到儿子跟着自己受可怜,平时的种种涌上心头,不禁悲从中来,眼泪也来了。儿子进屋看到母亲在抹眼泪,也大概明白一些事了。他走到母亲面前,他想安慰母亲,他说“妈,额长大了挣钱给咱也买个爹”
快乐满足的日子总是轻快的就过去了,辛酸灰暗的日子就是靠一点一点捱的,捱过去了就能等来光亮。太奶奶的光亮大概就是自己的儿子长大后撑起了这个家,成为了他的父亲最大的依靠。
记得小时候看《情深深雨蒙蒙》的时候奶奶常说,这剧情太像咱们家了。当时不懂,后来长大了,听的关于那一辈的故事多了我也觉得太像了,同样的被陷害挨打,同样的被赶出家门单过,同样的去要钱遇到难堪。等我下次回家再听奶奶讲讲,将故事收集完整再写出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