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文化孰轻孰重?——《论语新解》每日一读0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白话试译(《论语新解》钱穆先生译):

先生说:“弟子在家则讲孝道,出门则尽弟职,言行当谨慎信实,对人当泛爱,而亲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


从本句就能明显看出孔子对于品德的看中,一个人要先有品德再说有文化。

一方面,孔子重视品德的培养:为什么孔子非要说这句?我估计老夫子看到了: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这句话是个玩笑,但也看的出“文化”是没有好坏的,好人用了,造福百姓;坏人用了,伤害黎民。这种例子太多太多。抗日战争时期,最可恨的汉奸不是大兵,而是翻译官吧,他的影响力更大。那么,现在贪污腐败的例子也是如此吧。

另一方面,孔子说明了做到哪些行为,才能去“学文”。

其实每一条都值得认真做,而且能做到都不简单。其中有一条,很值得注意:亲仁。即多接近有仁德的人!有句话:什么人交什么朋友!这句话也可以说成:交什么朋友,你就是什么人!这一点太重要,平时不仅自己要做好,还要注意自己的朋友是否是仁德的。

如果你是普通人,做不好这点,只能说你交了一些狐朋狗友!可是,如果你是古代皇帝,做不好这点,那可是祸国殃民啊!这类故事太多,都无需举例!所以,你身份越高,越要注意这点。

最后,必须注意:孔子并没有说只看中品德,不看重文化,文化需要有的。“专重德行,不学于文求多闻博识,则心胸不开,志趣不高,仅一乡里自好之士,无以达深大之境。”(《论语新解》钱穆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语心得(一) 文:recycler 4/90,9663字 学而篇第一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Recycler阅读 659评论 2 2
  • 0壹APP是北京灵铱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款物联网综合性APP,里边有很多板块,社交,直播,娱乐,新闻资讯,电商,工...
    若凌欧巴阅读 200评论 0 0
  • 文 / 崇艺君 今天我们来谈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步辇图,看看这幅我们从中学开始就很熟悉的名画其中隐藏的一些小心机...
    崇艺君阅读 1,182评论 0 2
  • “悲伤是一种远见”,这是近来看木心最有感触的一句话了.来不及去翻看这句话的前因后果,已经是立马对号入座了! 从小就...
    女侠K的解忧年画铺阅读 723评论 0 0
  • 他们相识于山楂树,相恋于山楂树,到最后,老三死的时候,长埋于山楂树之下,他们之恋,跨越了生死。 青涩的爱恋 静秋是...
    风中蓝荷阅读 451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