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为什么经常有共享单车的二维码会被刮掉吗?
曾经我以为这是共享单车公司之间的竞争,耍的流氓手段。如果真的是这样,尽管很恶心,但还是能够理解。后来发现这个可能性不大,看到《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里面讲到,聪明的企业不是盯着竞争对手,而是盯着客户。你自己身上有缺点,你把对手“搞臭”,客户也不会选你。就像你追喜欢的女生,你应该盯着的不是情敌,而是女生。
由于工作原因我搬了两次家,越搬越偏僻。我发现越偏僻的地方,共享单车越少,二维码被刮花的车辆反而更严重,还有一些轮胎被拆了,链条被拆了,共享单车被私家锁给锁住了。几乎没有可用的单车。为什么?
对于轮胎被拆、链条被拆、锁住自己用,这些情况,尽管我觉得恶心,但是我还是能够理解。毕竟损人利己嘛,背后还有个清晰的逻辑。但是我真心不知道那些刮花二维码的人是怎么想的,损人不利己。
下班路过地铁站,大概有五六量共享单车,发现全是坏的。我看到有很多三轮车,摩托车的师傅在接客。原谅我阴谋论一番,我觉得有很大可能是他们中的某些人弄的。他们的想法应该是这样的:对于要骑车的人,共享单车坏了,就只能坐我的车了。
我倒是觉得,共享单车坏了,那些三轮车、摩托车的生意并不就会变好。曾经我在想,滴滴和共享单车的出现,那些三轮车、摩托车应该“消亡”才对,为什么还会存在。存在就说明他们还有生意。
后来我想到一个原因:总有人不愿意改变。有人习惯了做摩托车、三轮车,懒得去下载共享单车的软件。愿意去尝试新事物的大多都是年轻人,而年纪大一点的就很难改变。
一天下班,下了大雨。看到一位老阿姨在路边卖地瓜,2.5块一个,还有4个,爱心泛滥的我想买下。结果我没带现金,阿姨也没有微信和支付宝。我在路上询问了十多个行人,没有一个带现金的。我叫老阿姨晚上回家,叫家人帮忙下载个微信。看得出来阿姨没什么兴趣。
所以我说,哪怕共享单车坏了,三轮车和摩托车的生意也不会变得更好。因为骑共享单车的人不是他们的目标受众。如果没有共享单车,他们打的也不会坐摩托车、三轮车。他们的目标受众应该是那些和他们一样不愿意改变的人。
如果共享单车的二维码是被三轮车、摩托车的师傅们刮坏的,尽管我觉得恶心,但我还是能够理解。为了自己嘛。
我不能理解的是,我们小区门口的共享单车为什么会被刮花。既没有三轮车也没有摩托车。为什么会被刮花?
我觉得存在少数心理“变态”的人。不为什么,就是不想让你们方便,你不方便我就是爽。就好像之前有个心理扭曲的人,报复社会,在幼儿园门口对孩子痛下杀手。就特么心理变态。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格是多么重要呀!
我的自行车轮胎破了。每天出门,发现昨晚骑回来的共享单车又没了,一辆都没有。又得顶着烈日去上班。
在我“深思熟虑”几天之后,我决定做个恶心的人。晚上把骑回来的共享单车用自己的单车锁锁住。那么第二天早上我就有共享单车可以骑了。
说干就干。于是我下班回家我就这样做了。夜不能寐,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破坏共享单车、把共享单车占为己有是犯法的。吓得我冷汗直冒。今天早上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向昨天锁共享单车的地方。脑袋里面不停的想象一个画面:两个警察跳出来把我抓住。
走到我锁共享单车的地方,让我震惊的事情发生了。车不见了,我的锁,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这是好事。如果车还在,我享受到了占为己有,不用顶着烈日走路去上班的好处,说不定以后我会天天把共享单车占为己有。尽管被抓到罚款的几率很小,但我就心安理得的变成了一个让自己都觉得恶心的人。
我发现我挺幸运的,每次我准备做“坏事”,第一次都会失败,都能给我一个教训,让我永不再犯。
记得上小学时,一个同村的伙伴给我讲了他经常在路边的菜地里偷别人的番茄吃。然后我就跟着他去偷了。其实我并不喜欢吃番茄,现在也想不出为什么要去偷。结果偷了两个,咬了一口,就被别人当场抓住了,扔都来不及。自己心理素质又差,脸红耳赤目瞪口呆地站在他面前,结果这人把书包给我收了,我老妈拿了20块钱才赎回书包的。
我同学偷了N多次都没被发现,结果我和他偷了一次就被抓了。塞翁失马,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反正后来我没再做过类似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