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生死

2018年3月29日 礼拜四 晴

生老病死,一个沉重的话题,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不愿提及和面对它,但只有读懂了“死”,才能更好地“生”。

二干多年前,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死亡是怎么回事儿?”连博学多才的孔子也避而不谈:“未知生,焉知死?”可见,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对死避讳如深,也致于人们常用“去了”、“归西”、“作古”等字眼代替死亡这个可怕的字眼。骂人的时候,也常常会说“你怎么不去死呀?”死亡成了一种可怕的诅咒和惩罚。

佛说,生死只在呼吸间。生命是脆弱的,一个意外,一场灾难,一次疾病,都足以致人于死命。真的,死亡离我们从来就不遥远和陌生。自从一出生,我们便一步步走向死亡。上帝是公平的,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谁都摆脱不了这宿命的安排。当年,秦始皇用尽毕生的精力,求仙炼丹,还是免不了一死。《西游记》里,多少妖魔鬼怪想吃“唐僧肉”,求长生不老,都未能如愿。现代社会,人类的寿命普遍增长了,先进的医疗水平可以进行器官移植,甚至可以克隆人,但还没有听说,人可以长生不死的。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周围的越来越多的亲人和朋友都“走”了,想着自己有一天也会死,心里便有些害怕,像小时候害怕鬼一样。人死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是不是很痛苦呢?我常常好奇地想。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死亡,但父亲临死前痛苦的挣扎,像一道阴影挥之不去,斩之不断。那恐怖的一幕,常常把我从噩梦中惊醒。

父亲死后,我们全家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痛苦之中。对于生死,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缺少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精神。春秋时代的的庄子却对生死看得很自然。据说,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不但不哭,反而“盆鼓而歌”。庄子的朋友惠子前去吊丧,看见后非常生气。庄子却认为,人的生死就像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一样,循环往复,无穷无尽。人从无形(出生)到有形(死亡)回归自然,这是自然现象,不必为逝者哀伤。

想到死,我就开始思考生的意义来。人生短短几十载,三万多天。我们在追求什么呢?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每当我执迷不悟,忙得焦头烂额,困于物欲而不能自拔时,想起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一生,就会减少几分烦恼不安。正如佛教所说,一切皆为虚幻。

仓央嘉措说,这世间,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那么,请善待自己,好好活着。

因为,我们要死很久很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是一个谈死色变的民族,就像性教育一样,所以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缺乏死亡教育,好像避而不谈就可以隐藏掉死亡是生命...
    墨禾子阅读 3,008评论 0 0
  • 提到生,我们一片欢喜;提到死,我们有些忌讳。 其实这也是我们虚伪和脆弱的一面,不愿意面对这生命的真实。 今天在微信...
    阳光一风筝阅读 3,110评论 0 0
  • 放下身段,谈谈生死 从生到死 终究都是你自己走完的 。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
    Darling大琳儿阅读 2,649评论 0 1
  • 昨天提到的孩子关系发展中的三个阶段,一元关系的境界,大多在孩子6岁之前。但广义上讲,很多成年人也还处于这个...
    鲍弘军阅读 2,206评论 0 0
  • 美丽的内蒙古
    顾海荣阅读 1,48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