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语言暴力的特点

每个幸福的人都有共同的相似性,每个不幸的人身上总有各自的缺陷。这些缺陷或许正被身边的人用言语谩骂攻击,身心备受摧残。成功或许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我们要为此付出漫长的等待和隐忍。

中国自古将“隐忍”视为最明智的做法,老话说,“忍”字心头一把刀,仿佛将刀割的痛苦视为理所当然,成者顺之,逆者败之。

时代在进步,为何我们总是在遵守古人的说法?在这里,我并不反对先人的看法,但我也不是十足的赞成,人们为什么不能有所进步,即便做不到人人改变,至少能认识到生活的某些方面的问题,并加以矫正。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在经过阅读等方式提高自己修养的条时光暖心i:

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处事方式又不尽相同,但这样有修为的人实在太少了。

那么我们大多数人在隐忍什么呢?

别人暴躁的脾气,口出狂言,污蔑的话,讥讽的言语,其实别人稍微有一些不礼貌的言谈举止,我们的心就会受到干扰,无法平心静气地做事,那些最先从自己的情绪中走出来的人,更能把握住机会,因为平心静气能让人做事更加理智,更加擅于做出正确的判断。

那么这些跟本书提出的拒绝语言暴力有什么关系呢?

第一,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感知的特点,最先感受到别人的情绪以及言语的攻击,我们在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很难避免别人火爆的脾气和冲动的言谈。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样的事和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说出来的话十分伤人。

第二,恶劣的情绪与冲动的言谈是语言暴力的构成因素。语言暴力是最近几年才认识到的问题,还需要更多人的理解和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第三,语言的攻击或火爆的情绪是一种暴力行为,对人影响至深。我们几乎没有人能躲避这样的问题,所以本书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些有关内容,希望大家共同探讨找到属于自己的合理解决方式。

一、 什么是语言暴力呢?

1、语言暴力的含义:百度百科中指出,所谓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

很多情况下,语言暴力总是发生在不平等的一段关系当中,受害者通常缺乏自卫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语言暴力就属于这一类。

本书将语言暴力所针对的人群分为两类,成人和未成年人。

语言暴力的类型由主体的不同分为三类:成人之间的语言暴力、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学生以及未成年人之间的语言暴力三种类型有针对地提出各自存在的问题。

二、语言暴力有哪几种现象:

1.现象或表现:在人际交往中使用语言暴力,表明行为人的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而自觉或不自觉使用语言暴力的行为。

1)是压力过大,心理严重失衡的外在自觉表现

2)是自己不曾注意到言语过激对别人的伤害的不自觉表现。

其中成人之间的语言暴力就属于第一种,而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学生以及未成年人之间的语言暴力就属于第二种,而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学生使用语言暴力是因为自己对受害人存在着优势的地位。

由于地位上的差异,孩子们受到侮辱和伤害以后,因为无法认知,一般无从发泄,或带着情绪发泄到同学之间,或选择将这些情绪积压下来或采取极端的方式加以反抗。 这不仅是教育的悲哀,更是全社会的悲哀。消极抵制带来的惨痛教训,促使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如何用积极有效的方式来化解危机。

2.语言暴力所存在的问题:

1)不善沟通:

在情感上虐待或口头谩骂的语言暴力者,他们的一个重要特性是不善沟通。因为他们不善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善化解矛盾,所以就爱用语言暴力这种简单粗暴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比如有的丈夫对妻子的懒惰谩骂不休,看似是纠正妻子的错误和问题,但背后他其实担心的是妻子对他以及这个家不在乎。

比如家长对孩子的缺点指责不断,看似是想矫正孩子存在的问题,但背后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自己眼里的完美孩子的代表,毕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一点点的小问题都要揪住不放,给孩子增添了很多压力和恐惧。

2)爱的不良表达:

亲人或朋友之间的语言暴力体现在爱的不良表达

语言暴力的施暴者自身的需要没办法表达出来(他只会说,“我觉得她不爱我、不关心我、不把我放在心上”)。他们可能会承认自己有攻击性,而且也努力想要克服,可还是忍不住恶语相向,因为他们没有别的方式宣泄心中的不良情绪,或是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更对自己的情绪失控无所表示或无所悔恨,这样的亲人和朋友,我们要找出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善意地加以沟通,在他们要发火或要口出恶言时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点醒,千万不可彼此恶言相向,伤了亲人朋友之间的感情。

语言暴力者若要真正自我改变,最重要的就是真正意识到和明白自己对被攻击者所造成的伤害。不可任性、幼稚地说出“关我何事”这句话。在这种心态下,别人会觉得你冷漠或不可靠。

三、语言暴力主体的暴力表现:

1.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语言暴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1)滥用“打骂激励法”

家长和老师以为骂孩子、打孩子是为了他们好,是对他们负责的表现。大家普遍以为孩子还小,挨了骂之后不会记在心上,其实不然,现在很多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已经能将一些打骂记在心里,孩子的情况不同,我们要区别对待,更不能体罚孩子,否则孩子的心灵将受创伤。

很多家长将“傻孩子”、“你真笨”、“你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长大了好不了”等恶语便不加思考地抛向孩子。殊不知,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在意父母和别人的眼光。

孩子的心思单纯,他们幼小的心灵最容易受到语言的伤害更何况还出现打孩子或体罚的现象,这种方式更加深了对孩子的伤害。这些极端的话语和行为会重重刺伤孩子稚嫩的心灵,伤害了孩子的人格尊严和自信心,甚至给孩子一生留下不可抹灭的阴影,有些孩子因自身的胆怯和自卑甚至会因此造成自闭等问题,更有甚者造成孩子内心的畸形发展,以致做出无法挽回的错事。

据专家调查和研究发现,孩子的自我认识水平很低,他们主要是根据别人,尤其是心目中崇拜的老师或父母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正因为如此,父母和老师所谓“权威性”的评价,使他们深信不疑,某些错误的评价甚至会使孩子产生严重的自卑感,不知不觉中按“坏孩子”或“笨孩子”的标准行事,长此以往,大多数情况下就真的变成别人眼中的“坏孩子”和“笨孩子”了。

2)正话反说

很多家长将成人之间的相处方式,照搬到自己孩子的身上。用暗讽或正话反说的方式指责自己的孩子,其实这种方式是家长对自己孩子不用心或无意识的表现,他们即便找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却采取消极的方式,嘲讽或轻视自己的孩子,这种看似漠不关心的错误方式,是与自己的孩子产生隔阂的最主要的原因。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与影响是作为家长总是在忽略的问题,殊不知,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都在模仿,并听到心里。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破坏力的影响,往往是家长自己忽略的一句话,一件事,或一种情绪。

2. 成人之间的语言暴力的体现在哪些方面?

1)针对弱者

语言暴力的成人受害者,大都具有个性软弱被动,内向沉默,易于安于现状,孤独,缺乏朋友,没有社交圈子,遇到麻烦时没有亲戚朋友的支持,自卑,惯于内疚自责,爱把一切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深信是自己的原因才使对方不满意、生气的性格特点。所以常受语言暴力者伤害的人,往往面对语言暴力,采取隐忍的方式。

如果被语言暴力伤害后没有强烈的愤怒情绪和对对方有一些制约,这无形中等于给对方一个暗示:骂人没什么。这会导致下一次语言暴力的出现,这等于是在纵容对方施暴,所以在遭遇语言暴力侵害时,我们要谨慎对待。

2)针对比自己有才华或能力的人

之所以针对才华出众或能力较强的人,是因为施暴者内心的不安,因为与之比较,自己处于不利或相对较弱的形势,从而采用语言的暴力方式打击贬低别人,并且这是一种非常不正确的姿态和方式。我们羡慕或嫉妒他人,应该先找到自己的优势,不应该一味地打击别人来抬高自己的地位,而应该擅于挖掘自己的潜在价值以长补短。

3)针对有污点或犯错的人

人们对于曾经犯过错,或身上有些污点的人进行指指点点,甚至语言辱骂他们,其实是我们看问题过于片面,只针对人而不针对事,只会让我们与他人产生误解和隔阂,不利于我们与他人的相处。

试问,谁人身上不曾犯过错,我们不能拿他一时的错误,定了他终身的罪过。

善恶本是相互依存,互相转换的,人有时候是善,有时候是恶,不能经一事一时来加以判定。

3. 未成年人之间的语言暴力有哪些特点?

1)理直气壮的主观认定

未成年的语言施暴者通常有这样的理直气壮的气势,用这种气势针对弱小群体进行攻击,通常他们以别人的短处或缺点进行打击,很多学校的同学之间就容易出现这样的事情。

前不久就发生过类似的事,西安一16岁女学生被她的同学兼好友带到宾馆进行囚禁并欺辱,遭逼吃烟头喝烟灰水,并多次被暴打。追问其原因,原来是挑头的女生怀疑被施暴的女同学在她的恋人面前说坏话以致分手。

专家说,这样的校园暴力反映出这群孩子的心理不健全,把在童年或者幼年时期遇到的阴影转化成攻击性的行为和语言,转变成了以暴制暴,这说明其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和正确的引导,“这需要引起家庭、社会的关注。”

心理不健全的孩子通常习惯过早地下定义,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搞清楚就开始施暴,是很多施暴的未成年人的共同的特征,却不知这种方式的破坏力是极其严重的,它让人们失去理智让自己的主观想法占据上风,以致发生无法挽回的事情,让自己处于被制裁或困顿的局面。

2)情绪波动起伏大

情绪的波动是未成年的施暴者的共同特征,正是因为主观认识中形成的偏见,造成内心的不平衡,表现在对情绪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通过语言暴力的方式对造成他们情绪波动的人进行攻击,以求达到内心的平衡,很多时候,完全不考虑后果,只求一时的痛快。

四、语言暴力的攻击性有哪些特点

1.主观意愿性的对某类人的故意或不故意贬低

第一种是教师或家长对孩。采用孤立无助、讽刺挖苦、当众揭短,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使用一些诸如“你不学可以,但不要妨碍其他人”、“你怎么这么没记性”、“再不改就退学吧!”、“不求上进”、“学习不好就回家种地”“就你事多、“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学生”、“我真的受不了你了”、“我就知道,你改不了”、“你怎么越来越差了”、“不想听的可以出去”、“你不要给全班拉后腿”等言辞,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教师的语言暴力可能使学生因自尊的丧失而彻底否定自身的价值。自尊心是每个人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但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而且也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

家长对学生采用比方说:“我算白养你了”、“你就这样了,长大了肯定没出息”、“我一看你就不行!”“你啥也干不了,干啥啥不行!”“再哭我就打死你”、“你太傻了,×××比你强太多了”、“你真笨!”“怎么养了你这么一个没用的东西”等语言对孩子进行语言攻击。

据美国布尔什海大学的研究员史特劳斯和帕斯查尔共研究的一项报告中指出:从小挨打、挨骂的小孩在智商测验中平均得分为98分,不常或不曾挨过打、骂的小孩平均得分为102分。可见,家长态度上的温和可亲、语言上的循循善诱或者说是爱的正确表达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态度冷酷专横、言语粗暴恶俗会阻碍儿童的智力发育。

“傻子”“笨蛋”的谩骂,无疑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一种对自我的认知,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第二种是同学之间。

比如给别人起绰号尤其是那些针对他人身体的缺陷、姓氏等进行的侮辱或公开别人的隐私、讽刺挖苦他人、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等等。但是起绰号并不全部代表憎恶或者讽刺的含义,一部分同学认为叫绰号是跟自己关系好的表现,所以也要区别对待。对待不合理的绰号或称呼,可以与同学沟通,或者以无感的、不作为的形式来处理,他们便自觉无趣,便不再起哄。

第三种是成人之间。

成人之间因压力过大或心理失衡、利益纠纷等原因造成人与人之间问题重重,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不良情绪所发泄的“语言暴力”的状态

比如暴躁的情绪和嘲讽、污蔑、造谣等攻击性言论针对的是处于弱势或对自己有不利影响的人群。大家一般会将成人的这种伤害看成是被某种利益所驱使,极尽所能地进行中伤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让人防不胜防。

2.造成的故意或非故意性的伤害

语言暴力的伤害是隐性的,造成内心的心灵性的创伤,出于故意或非故意性的伤害,使受暴力者心理造成扭曲或不平衡,以致产生严重的后果都是不可估量的。它产生

1)关系性阻碍

①成人之间不能彼此信任

②孩子和老师、家长之间产生排斥或隔膜

③同学之间产生纠纷

2)心理伤害

①孩子的心理不健全或扭曲

②成人心里解不开的芥蒂

3)其他未知伤害

①不可估量性

②不可控因素

3.造成不良恶果

(体现了不可估量性和不可控因素)

1) 泰国一个10几岁的男孩,无心学习整日消沉,父亲看不惯孩子这副样子,终日辱骂。一天,当父亲看见坐在柜台里发呆的儿子时,再度怒不可遏,对孩子说:“有种你就开枪打死自己!”。

随后把枪上膛,放在了儿子面前,转身离开。他以为,孩子会继续沉默,不会反抗。他嘴里仍旧骂骂咧咧,只是没想到孩子毫不犹豫地拿起了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扳机,开枪自杀。

2)在国内,前阵子,10岁男孩因受不了母亲的打骂亲手用菜刀杀死了她,只因孩子从小不在母亲身边长大,母亲常年工作在外,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当孩子母亲看到儿子偷偷吸烟时,便按照惯常的方式打骂自己的孩子,最后哪知孩子怀恨在心,将她杀死。

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如果我们还不能认识到语言暴力对孩子们的伤害,那么我们必将深受其害。

3)语言的暴力使成人增加了许多的精神困扰,容易产生精神心理等疾病问题,比如说:失眠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总结:①孩子需要鼓励的话。

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最需要鼓励和帮助,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老师或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口中留情”!尤其是在孩子有不如意的表现时,更要善于寻找其闪光点,激励他继续向前。

在这个问题上,爱迪生的母亲是值得我们效仿的榜样。爱迪生在小学期间被当做“捣蛋大王”开除了,甚至被校长称为“干什么工作都一样没出息的人”。但爱迪生的母亲坚信他是个人才,是值得培养的,并亲自给他上课,支持他每一次的实验,并时时鼓励他,最后终于培养出了享誉世界的大发明家。

因此,作为老师或是父母,应该学会给孩子以公正的、催人奋进的评价,千万不要使用“语言暴力”,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应当善意地(或温和地)指出问题,并提出让孩子自己思考改正的方式方法,这样会使孩子树立自信心,改正缺点,才能为孩子敲开成功的大门。

②成人之间需要互相体谅。

每个成年人的身上都承担着自己的责任,我们彼此之间如果能获得谅解,将使我们的心头放宽一些,压力小一些,生活自在一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