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遗卷四(五) 【原书补遗卷四·一八】
余宰江宁时,门下士谈毓奇为刻《双柳轩诗文集》二册。罢官后,悔其少作,将板焚毁。后《小仓山房集》中,仅存十分之三。辛丑清明,游雨花台,谒方正学祠;夜梦有古衣冠者,揖余而言曰:“子诗人也,《怀古》有:‘燕王北下金川日,行到《周官》第几章?’此诗删之可也。又有句云:‘江山忽见开燕阙,风雨原难对孝陵。’此二句甚佳,如何可删?”余唯唯。其人言毕,有仪从呼唱而去。余次日语人。或曰:“此莫非正学先生乎?”
人有訾余《诗话》收取太滥者。余告之曰:“余尝受教于方正学先生矣。尝见先生手书《赠俞子严溪喻》一篇云:“学者之病,最忌自高与自狭。自高者,如峭壁巍然,时雨过之,须臾溜散,不能分润。自狭者,如瓮盎受水,容担容斗,过其量则溢矣。善学者,其如海乎?旱九年而不枯,受八州水而不满:无他,善为之下而已矣。”书法《争坐位》,笔力苍坚。余道:“先生精忠贯日,身骑箕尾,何妨高以自待,狭以拒人哉?然而以此二字,谆谆示戒;则其平日之虚怀乐善可知。余与先生,无能为役;然自少至老,恰恶此二字,竟与先生有暗合者。然则《诗话》之作,集思广益,显微阐幽,宁滥毋遗:不亦可乎?”
谈羽仪,字毓奇,袁枚门客,(资料缺)。
《双柳轩诗文集》,袁枚早期诗文集。后毁版。上海图书馆有藏本。全书二册,包括诗集、文集各一册,均不分卷。诗集大致编年,自《陇西将军歌》起,至《署中即事》止,共收诗102题245首。写作时间在乾隆七年(1742年)至乾隆十年(1745年)冬或十一年(1746年)间。文集分体,计赋、论、序、传、书、神道碑、墓志铭七体,共收文22篇。起写作年代的上限,早至雍正七年(1729年),下限则与诗集大致相同。
《小仓山房集》,别集名。清袁枚撰。袁枚曾筑随园于江宁小仓山,并题其室曰小仓山房,故以名集。82卷。凡编年诗集37卷,补遗2卷,文集24卷,续文集11卷,外集文8卷。有乾隆间刻本。清石韫玉、邹树荣皆各撰有袁文《笺正》及《补注》。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今人周本淳标校《小仓山房诗文集》4册,较为完备。袁枚论诗主性灵,故所作多直率自然,清新灵巧,但滑易轻淳亦为一病。
辛丑,指乾隆四十七年,1781年,袁枚时年六十五岁。
方孝孺,(1357年-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台州府宁海县(今浙江宁海)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进京后,方孝孺拒不投降,被捕下狱。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凌迟夷族,株连873人。南明弘光帝时追谥“文正”。
袁枚《金川门二首其一》:龙甲纷纷战舰忙,君臣犹设讲书堂。燕王北下金川日,行到《周官》第几章?
燕阙,指燕京。元·范梈《赠冯炼师归岳阳》:“何时谢燕闕,亦得西南游。”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仪从,汉语词语。释义:仪卫随从。《南齐书·明帝纪》:“王子侯旧乘缠帷车,高宗独乘下帷,仪从如素士。”
呼唱,大声唱名。清·昭连《啸亭杂录·佟襄毅伯》:“每早朝,黎明,公独正襟坐中左门,将入直,侍卫按簿呼唱。”
瓮盎(wèng àng),汉语词语。释义:1、陶制容器。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馀澜怒不已,喧聒鸣瓮盎。”2、比喻才能平凡的人。 南朝·陈·徐陵《与王吴郡僧智书》:“哀骀不弃,瓮盎无遗。”;3、谓卑视。明·方孝孺《李太白赞》:“粃糠万物,瓮盎乾坤。”
八州,汉语词语,指中国全土。我国自古有九州之称,自京畿而言,则为八州。
《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写给定襄王郭英义的书信手稿。行草书,传有七纸,约64行。此稿信笔疾书,苍劲古雅,为世所珍。原迹已佚,刻石存西安碑林。
骑箕尾,典故名。亦作“ 骑箕翼 ”、“ 骑箕 ”。典出《庄子集释》卷三上〈内篇·大宗师〉。主要义项:1、指游仙。傅说(人名)得道后,升天化为一星,在箕星尾星之间,后因以指游仙。宋·杨无咎《水龙吟·夜来六出飞花》词:“便乘风欲去,凌云直上,青冥际、骑箕尾。”2、指仙家。《花月痕》第十四回:“我就不做韩熙载,也要做个醇酒妇人的信陵君,那敢高比骑箕星宿,下镜风流哩!”3、谓青云直上,高升。宋·周紫芝《小重山·方元相生日》词:“一笑且踟蹰,会骑箕尾去,上云衢。”4、指去世。《宋史·赵鼎传》:“书铭旌云:‘身骑箕尾归上天,气作山河壮本朝。’”
无能为役,汉语成语,意思是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出自《左传·成公二年》:“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有人指责《随园诗话》收诗太滥。袁枚以方孝孺“学者之病,最忌自高与自狭”之论为之辩解。自诩“《诗话》之作,集思广益,显微阐幽,宁滥毋遗。”我们不论袁枚的辩解是否适用《诗话》,但“高、狭”二字的确是我们在学习中应该注意避免的毛病。另,本条诗话中“书法《争坐位》,笔力苍坚”一句,有些读者觉得有些与上下文无关。其实,这是有关系的,上文中有“尝见先生手书《赠俞子严溪喻》一篇”语,即见到了方孝孺的手书文章,“书法《争坐位》,笔力苍坚。”是指方孝孺的书法学习颜真卿的《争座位帖》,笔力苍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