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通过这8个词语,我找到了生命的价值

时光像沙漏一样静静流逝,转眼间,2024年已接近尾声,回首过去,日子平淡而温暖,忙碌而安逸,总之,缓缓向前。

2025年即将到来,又到了做新年计划的日子。

问问自己,去年立的flag都实现了吗?

这一年里,你过得怎么样?

无复盘,不提升。复盘是为了让我们的目标更加清晰。

有句话说“不谋万世者,不足某一时”,着眼未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得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2024年,通过这8个词语,我走出了内耗。

坚持二字的含义是不改变、不动摇,始终如一。

01.改变

人总是习惯了周围的一切,某一天,会突然想过另外一种生活。

莫言说:“年轻的时候爱上什么都不为过,成熟以后放弃什么都可以理解。”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和自己灵魂相近的人。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大胆去尝试。

改变很难,但改变可以让我们更接近自己。

如果太胖,那就去减肥,如果觉得空虚,那就去读书学习,用知识去填充自己,去武装自己。如果想干嘛,尽管去啊,大不了回到起点而已。

以前迷茫无助。

想改变,但经常间接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拖延,懒惰,放任自我是我的常态。

三十岁以后,我好像活得较为清醒了。

越来越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了,内心笃定,淡定从容,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找到自己的热爱,并且坚持下去。

突然觉醒,特别想改变现状,那就走出舒适区,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这一次,我坚持了下来。

路遥曾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诚然,觉醒的早晚,会让我们在生活中,把握契机,从而改变命运。但觉醒并非易事,很多人忙碌大半生,经历了生活诸多的苦难后,方才觉醒。

什么是觉醒呢?

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目标清晰,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成为命运的主人。

觉醒后,便想尽一切办法去努力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以,成为你自己,便是最大的幸福。

02.习惯

007创始人覃杰说:人生第一法则,就是对自己负责。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唯有你自己决定。

如今的你,是由过去的你决定的。将来的你,是由现在的你决定的。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如今你变成了什么样的人,这都和你以前的每一步相关。

拥有好习惯,是一切美好的开始。习惯贯穿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

坏习惯让我们深陷泥潭,好习惯让我们受益一生。

萧伯纳曾说:习惯是一切的主宰,它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许多人,因为点滴汇聚的好习惯,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实现人生逆袭。

所以,让我们戒掉舒适圈,远离坏习惯,拥抱好习惯,刻意练习,成为一个因拥有好习惯而获得高能量的人。

03.阅读

我曾听说过许多关于读书的好处,便听话照做。

读过一些书后,确实觉得书能让你在情绪低落时重整旗鼓,找回自信。能让你在自以为是时变得低调谦逊。能让你在迷茫无助时找到人生目标,充满能量。

后来,忙于其他事务,读书一事暂时停止。当习惯褪去,便觉得空虚寂寥。

然而,我深知读书的好处。

读书能让你浮躁的内心瞬间安静,读书能安抚你的灵魂。

罗曼罗兰说:“和书籍在一起,你永远不会叹息”。

古语有云:“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杜元春的父亲对独子疼爱有加,但仍督责倍严,让其闭门读书,足不出户。亲友有时心疼他,责怪杜父过于严格,杜父不以为然,理直气壮地用诸葛亮的《诫子书》来辩解:“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就像曾国藩说的:“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而书卷气是气质的顶流,有了它,优雅才会光芒四射,而不是显得做作;飒爽才会利落可爱,而不是变成鲁莽;单纯才能洁净纯真,而不是看上去乏味。

大多数书卷气足的人,都不会太年轻。真正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具备自己的世界观,书卷气会不知不觉流淌出来。

杨绛先生说:“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钱钟书先生说:“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读书未必能给你带来直接的财富或者荣耀,但一定会让你的内心充实。书籍未必能使你在外部光鲜亮丽,却能修身养性,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董宇辉说:“读书不一定能前程似锦, 功成名就,但是至少可以让你出言有尺,嬉闹有度,说话有德,做事有余。读书不是为了一纸文凭,也不是为了一夜暴富, 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让你在未来,能独自度过那些漫长幽暗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 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莎士比亚也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


乔治·马丁他说:“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名人志士都这么信奉读书,作为普通人,更加要努力读书了。

于是,我便再次下定决心读书。

两种方案,一种是每天读2页,一种是每天读书至少5分钟,不知不觉已经坚持了两年。无论哪种,都可轻易实现。

5分钟的阅读时间让我养成坚持的习惯,每日5分钟,坚持下去。你要相信,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微习惯的作用很大,目标是5分钟,但一旦开始,何止5分钟?有可能是10分钟,二十分钟,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遇见喜欢的书,我可以熬夜读完。

不起眼的习惯散发出大大的能量。

持之以恒的阅读让我活得越来越通透,人生目标更加清晰。

以前,我时常因网络上的东西迷失方向,总是相信读书无用论的观点。

是啊,问问自己——读书有用吗?

书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穿。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如果任何东西都被打上价码,那么读书的价值真的不高。

但读书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它是维持我们精神健康和成长的基本需求。

读书能提高精神素质,提高一个人认知的深度和宽度。

知识不一定使人生有意义,有意义的人生一定有知识的滋养。就像土地,不一定要有多深度,但一定要有丰富的营养和水分,才能长出庄稼绿色植物。

作家毕淑敏曾言:“书不是棍棒,却会使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人飞翔。”

事实上,个体的困惑往往源于经验的不足和认知的局限,而阅读正是开启思想之门、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

《岛上书店》里有句话:“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

“读书愈多,我的性格愈像水,在天可作云雨,在地可为河海,任大风如何吹皱,始终淡然处之。”

读书好好多多,不妨趁早加入吧。

04.运动

《世界日报》曾说:经常运动的人,会比“肢体不勤”的人快乐感多出52%。

毫无疑问,运动的好处有很多。

运动产生的内咖肽让人很愉悦,运动产生的多巴胺让我们很兴奋。

经常运动的人浑身充满能量。

运动是最低成本的解压方式,也是最好的整容手段。

年纪渐长,经受了岁月的洗礼后,人会遵循万物发展的规律而老去,如果我们要与岁月抗衡,那么唯有保持运动,才会抵制老去。

一个人状态不好,很多事情也都不顺心,当一个人状态很好时,根据磁场法则,会吸引来一切美好的东西。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句话:真正能控住一个人的不是钢铁铸就的牢笼,而是心中矗立的高墙。

曾经看到一句话,如果心情不好,那就去跑步吧,没有什么是一场跑步解决不了的,如果实在不行,那就再来一场。

运动时会上瘾的,刚开始很吃力,后面只会越来越轻松,而且会越来越享受这种大汗淋漓的感觉。

《富有的习惯》这本书中说:富人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76%的富人每星期至少有4天会花20-30分钟做有氧运动。

富人如此关心自己的健康,普通人的我们更应该时刻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

仍记得四月中旬开始运动时的状态,胳膊粗,背很厚,肚子上的肉特别松弛。

曾经,我想过很多次运动,也曾开始了,但最后结束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半途而废,因为太难坚持了。

而这一次,我终于坚持了下来。

刚开始很吃力,运动完也浑身酸痛,觉得没有时间,总之,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劝自己放弃。但但每一次,我都告诉自己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休。”想要有所收获,就要战胜自己的懒惰。

克服惰性,不妨就从运动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快走二十分钟,做一套健身操,上一堂瑜伽课……坚持运动的过程,就是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

运动,是保持自律的开始。

做事减少拖延,才有时间去运动;尽量不熬夜,才有精神去运动。就像齿轮的一环,运动会带动你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真正的自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坚持中培养起自律的能力。

你花在运动上的每分每秒,都会影响你的状态和心态,影响你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相信,在每次的挥汗如雨里,都藏着一个更加健康、美丽、自信、向上的你。

从2024年的4月份开始,我从133斤瘦到了122斤左右。

我不提倡以瘦为美,但我深知10斤的赘肉让我身体轻盈了许多,让我的虎背熊腰轻薄了许多,身子上的变化带给我心灵上的自信。

对于自己,我深知自己不够完美,如果要求太高,我知道自己坚持不了。所以,我对自己不太苛刻。

我定目标为每日运动至少5分钟,哪怕抡抡胳膊也行。

从5分钟的运动开始,我基本上开始了就会坚持50分钟,30分钟,后续也有可能是一个多小时。

摇呼啦圈,刚开始只能转一两个,三四个,到后来能转一两百个,目前甚至一侧能达到几圈到1000个了。

运动这件事,让我真正学到了什么叫Practice makes perfect.

先完成,在完美。

05.写作

许渊冲曾说:“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让你生命里的每一个日子都值得记忆。”

写作的死因是因为写日记。

刚开始写日记,是因为语文课堂上学了如何写日记,老师说你可以从简单记录自己的一天开始。

刚开始写,就写:早晨起来,穿好衣服,先洗脸,后刷牙,然后背着书包去上学了...

慢慢地,日记成了我的秘密基地。和别人没法分享的一切都被写进了日记里,每一个字,都那么铿锵有力。日记本记录了我的悲喜,见证了我的成长。

杨绛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生命从出生就是奔着死亡去的,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既然写作能让自己的心灵安静下来,那就持续性写作,日益精进。

刚开始每天凑100字,都可别吃力。后来果断放弃。

后来,又重新开始。每天日更100字,后面又不得不放弃。挫败感很强。

又开始,突然发现日更100字没那么吃力了。那就挑战日更800字,和挑战100字一模一样,日更,断更,在日更,好在坚持了下来。

虽然是日常碎碎念,但终究是迈出了一大步。

你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纳它,然后超越它。

06.早起

我们都知道早上人的专注力最强。其次,潜意识中早起是让人兴奋的一件事,因为你可以在这段安静的时光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富兰克林:“我从未见过一个早起勤奋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秀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英国作家狄更斯:“人应该早起,早起看辉煌极了的太阳,因为太阳的光明很难持续一整天的。”

常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个人将时间和心血花在哪里,便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增广贤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把握好早晨,就把握好了一天。把握好了一天,就把握好了一年。把握好了一年,就把握好了一生。

《早起的奇迹》:“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梦醒之后,真的成了梦想中的自己。”

张萌:“所有习惯的养成,是从决定性瞬间——早起开始的。”

奥巴马:“当你总是提前,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你做不到的。”

南怀瑾:“能够驯服早晨的人,才能驯服人生。”

所以,如果要改变自己,不妨从早起开始。

在早晨,你具体进行什么活动并不重要,只要你所做的事情具有前瞻性,能够帮助你提升自我、改变人生即可。

早起一段时间后,我感觉到凡是进行早起的日子,自己都感觉更好、更充实、更有激情。凡是睡懒觉的日子,我都会感觉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生产力低下。

平庸人生的一大源头,就是限制自我。错误地相信自己曾经是什么样子,将来就是什么样子。这就会限制我们当下潜能的发挥,因为我们总以为自己过去的能力就已经走到了极限。

不要限制自己,以前的你差劲,不妨碍以后的你有所提升。

过去并不等于未来,改变思维,重启人生。

你要进行自我激励,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你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如果你不改变自己,谁也救不了你。你的平庸与他人无关,它只是你不愿意学习、成长和自我提升的结果,而非凡人生则是人们选择持续提升的自然产物。

如果你对自己完全坦诚,真正地渴望拥有非凡的人生,不一定要通过出名或发财来实现。

非凡的人生是指你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意愿生活,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没有借口、悔恨,只有充满乐趣、意义非凡、令人激动的美好人生!

以前,看过一本书叫《早起的奇迹》,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尝试早起,发现早起真的能改变生活。

当然,我也有过懒散。但只要你刻意练习,就会有所进步。

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实现早起——

第一步:睡前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记住:早晨的第一个想法往往是你前一天晚上睡前的最后一个想法。因此每天晚上入睡前,请积极地暗示自己。

第二步:把闹钟拿到离床较远的地方。太近了会选择性关闭,记住:运动产生能量!

第三步:洗脸刷牙,它能让你快速清醒,能为你带来额外的活力!

第四步:喝一大杯水。第一时间给自己补充水分,既能赶走疲劳,又能让自己清醒。

第五步: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先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如果要看书,你就提前一晚打开书。如果要跑步,你就提前准备好晨练服。

总之,最难的是开始,一旦开始,你就成功了一大半。早起吧,它能助你完成你的梦想。

07.写作


此刻,我只想记录,不想好坏。无论快乐,无论悲伤,我不想让一切都烟消云散,我想记录下一点东西,以后能让我回忆我逝去的曾经。

回想一下自己,我一直不喜欢自己,做事拖拉,有拖延症,担忧焦虑,心态不好。爱唠叨,邋遢,记忆力不好,脾气不好。所有美好的词语都与我无关,可就是这样一个不完美的我,是很多人的牵挂。很幸运,一直有父母,夫君,好友的牵挂,他们的爱让我觉得即使自己啥都不是,但仍然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么一想,我倒也觉得自己很幸福。

早睡

熬夜

06.

练字

07.活在当下

诺贝尔文学奖阿尔贝·加缪曾说过:“对未来的真正,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感恩一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