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25两天,我参加了泰山区物理优质课的听评活动,九位选手对《质量及其测量》一节课进行了不同的演绎,这是一次真正的“同课异构”。九节课听下来以后,感想颇多,现将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两点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教学环节是可以无限优化的
每一节可都是由不同的教学环节构成的,而相同的教学环节,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当同一个课题九位老师讲完的时候,我感到,一个小小的教学环节,也是可以被无限优化的。
初中物理《质量及其测量》这一节中,有一个小知识点,就是“质量不随物体状态(物态)的变化而变化”,这个知识点不好理解,属于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当然采用实验的方式让同学们“眼见为实”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在课堂上做实验又会浪费很多时间。
我们来看选手们都采取了哪些处理方式呢?
有的老师采用语言来阐述原因,如“请问这杯子里的物质是什么?接着再问“当这杯水从液态变成固态时,这杯水的数量变化了么?那么既然组成这杯水的物质的多少就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也是不变化的。”
有的老师直接在课堂上做了实验,让大家看到了这个过程,当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实验时间比较长。
有的老师先测量固态物质的质量,然后采用了使物质受热的方法让其融化为液态,因为时间较长,先安排别的任务,待固体融化以后再返回来验证结论。这样一来,未免显得授课过程有点支离破碎。
但也有的老师把这个过程制作成了微课,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目睹了这个过程。
还有的老师也是采用微课的形式,但设计新颖,设立了一个杠杆,让杠杆的一端吊着固态的物质(利用容器),一直用酒精灯对容器底部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固态物质慢慢融化,但杠杆始终平衡,不用解释太多,形象直观的说明了这个结论。
如此至多的方式来解决同一个知识点,如果是你,会给哪位老师更高的分数呢?
所以,对待课的设计,以学生接受为出发点,不断挖掘,不断思考,不断尝试,这个过程是无止境的!
二、塑造优秀的教学风格至关重要
一名教师往讲台上一站,第一句话一出,往往在评委的脑子里就有了层次的判断,得分高低,自然也就不会逃出脑子里这个框框了。我说这句话,绝非要抹杀教师在备课、上课等环节的优秀表现,目的是强调“干练”的上课风格对于一名参赛选手的重要性。
“干练”的上课风格,能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只要被这种干练的上课风格给吸引了,那么这节课你所展示给评委的内容,就能被评为所接纳,你讲课的设计意图,也能被评委所理解。不仅如此,平时上课风格的干练,能够让学生吸收知识更充分,难道不是吗?
但是,干练的上课风格,绝对不是我们在讲课过程中咬咬牙、跺跺脚就能发挥出来的,它源自平时上课的修炼!一名老师只有平时上课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在语言上追求精炼、在动作追求稳重协调、在与学生相处上追求亲和、在讲课思路上追求清晰明了,才能形成自己独特而有魅力的上课风格。
一堂优秀的课,是一名教师优秀教学素质的展示,是由充分备课、精炼上课、学生展示等诸多环节组成的。只有我们在每一个环节,都追求卓越、尽善尽美,才能上出一节真正优质的课。但对于我们教师来讲,光在讲优质课、创新课、公开课等课型的时候才认真对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在平时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塑造出优秀的教学素质,在真正的讲课比赛中才能脱颖而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尊重和同事们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