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年7:到底要不要听话(下)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将他们的爱全部倾注在一个子女身上,连同时间、精力和金钱。除此之外,在成长中的很多关键节点,均会给我们很多的建议、意见,甚至是一手包办、直接安排。这是一件幸事,也有它的不幸一面。我们在得到过来人更多的指点和经验的同时,也逐渐丧失了对一件事情的选择能力、判断能力。

很幸运,也不幸的是,我就是那个独生子女。

今年春节从香港过关经过深圳。这是一个对于我来说很有意义的一个城市。然而这个意义也仅仅停留在假设层面,并没有发生实际的故事,留下实际的回忆。

还得大学毕业那年说起。对于是系里面平凡一员的大多数人来说,找工作是一件焦灼的事情。可悲我资质平庸,从头年10月一直持续到次年5月,工作都没有真正敲定。和同班的一个女生找到了深圳的一家杂志社,兴奋不已,跃跃欲试地想要买火车票南下了。我和女同学的家庭背景相似,父母都是二线城市公务员。均遭到了父母的反对,一是对于两个女生只身前往陌生城市的担忧;二是这杂志社才成立不久,名不见经传,可靠性不强。我们两挣扎一番,听从了父母的话,放弃了这个工作,也放弃了深圳。

多年后,在网上百度这个杂志社,已经搜寻不到其信息了。中间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只是,对于深圳这个南方的经济特区,仍然心存向往。这次过关到深圳,前往机场。车行在春节期间空荡荡的城市马路上,贪婪地望着两边的高楼和霓虹,对于这个城市的好感仍然在心里升腾着。这里的未知,这里的可能,这里的另一种生活……在脑海里盘旋着,假想着。

也许在某种意义上,这个城市已成为了我另外一种选择、发展的象征性符号。它就代表了我的另外一种可能。

我没有南下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妈妈身体不好。在我大三那年她得了一场非常重的病,所幸几年治疗后病情好转。害怕陪在她身边的时间太少,最终选择回到家乡。

常常在情绪低落时、找不到存在感时、工作迷茫时,想起当初的选择,追问很多的如果。真正静下心来,再给我一次选择机会,我想我还是会作出当初同样的选择。也许我是活得过于小心,过于追求安稳,过于不敢承担风险,但是当时作出选择时,我不是仅仅考虑的自己。

在“”到底要不要听话“这个问题上,我想说的是,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内心、喜好、直觉。想清楚了的路就去走,多年以后,不要再去假设和如果。因为就算回到多年以前的那个你,彼时彼处,在多种因素综合下,自己有限的认知下,仍然会作出同样的选择。除非,你不是那个当年的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2. 3.画渣上色时候是非常紧张的……因为一不小心就毁了…… 4.生活丢三落四,画画也不例外。画一半不知道笔...
    sleep_eat阅读 1,454评论 46 30
  • 转载请自觉注明来源,谢谢配合。 本文适读人群:历史文学爱好者 接上文《司马懿暗除张合 诸葛亮四次回师》 之前挖了个...
    无双漫谈阅读 921评论 1 3
  • 1 某大学的男生寝室出现这样“奇葩”的一幕:小C正在桌子上认真写作业,与此同时还在与他异地...
    发呆熊fdx阅读 556评论 0 1
  • 车行驶在光亮的马路上,我在摇摇晃晃中注视着窗外。远远地,看到那一抹绿色还在,心中踏实起来。寒冬里,那片竹林显得老气...
    慢慢阿维娃阅读 538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