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老井

每次踏上故乡的小路,我仿佛又回到到了自己的小时候,看到村子东头的那个青石板围城的老井,也依稀看见旁边放着盛满清水的铁桶,弯曲的桑树扁担横放在上面,阳光照在石井畔上。

天气好热,干活路过的乡亲,聚集在井边上的空地上,手里拿着草帽,呼啦呼啦的不停扇着风,他们脸上的汗水嘀嗒嘀嗒的,落到了衣襟上!又有几个人过来,把脸伸向铁桶边,咕咚咕咚的痛饮一通!刚从老井里打出来的水,冰凉冰凉的,感觉甜丝丝的,夏天酷暑难耐,这是最好的冷饮,小时候我们都叫它“井拔凉儿”!这儿也是村里最凉快的地方,我们都叫它“井沿儿上”!夏天,这里是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是庄稼人的天堂!

在那时全村人的用水全靠这口老井,每天一大早,家里的大人都要挑着铁桶到这里打水,灌满自家的大缸,用来洗菜淘米,洗衣做饭,还可以喂牲口。因此,排队打水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他们肩上挑着两只水桶,走起路来,扁担嘎吱嘎吱的响,两只水桶咣当咣当的唱,聚在一起等待打水的邻居也会趁机说个笑话,斗个乐子,老井旁边热闹有趣!

然而这毕竟是一些模糊的记忆,这个如今被遗弃的老井,被掩盖在萋萋荒草之中,两块青石板完好无损的摆放在上边,每次路过我都想再一次坐坐石板的边缘,那是曾是儿时吃饭时很多人的“饭场”!也是老人们喜欢聊天的“坐垫”!而我喜欢在老井边看书,因为它靠近沟边,有很多树木和芦苇遮挡,犹如一个篱笆,挡住了烈日,也送来了清风,是个让人惬意的地方!夏天,午后的酷热渐渐散去,我便拿着书本来到这儿,随便翻翻,有时只是做个样子,因为不拿本书好像没有理由呆在那儿乘凉,而正因为是个读书的孩子,村里的老人对我也刮目相看,他们总会夸奖我,直到后来我感觉到,是因为老人们的鼓励才会使我坚持好好读书,我不能让他们白夸啦!而那时拿着书,听着蝉鸣享受着夏日井沿儿边上的凉风,感觉很美好!

但是在村里,像我一样大的孩子不会打水,也曾被他们笑话,因为经常在外地上学,每次回来看见人家,把铁桶丢在深深的水井里,轻轻摇它几下,只听扑通一声,水桶就钻到水面下,被灌的满满的,然后慢慢的提上来,可是我却怎么也不会把桶按倒水里,灌不出一点水,每次都是空桶下去空着上来,村里的老干部为人开朗,好说笑话,论辈分,我们喊他“老太”,他是长辈最喜欢拿我开玩笑,看见我挑担子就说我是“《豫剧(朝阳沟)》里的银环下乡了”,还经常问我“是在学校学猫叫好还是在家下地好啊?”然后就看着我笑!我知道他说的“猫叫”是指读书,每当这时我就被羞的面红耳赤,不吭声!有人还说我是“楼上的小姐,以后有丫鬟伺候”,或者说我是“大学长”当然不会打水了,然后他就哈哈大笑,但我明白,他很喜欢读书人,那样说我并没有恶意,特别是那个年代读书的女孩就我一个,因此也是很喜欢我的!

如今时过境迁,老井无人问津,老干部早已离开了人世,而他慈爱的眼光依然留在我的记忆里,那沁凉的老井水依然甜在我的心里!许多往事也都随风而逝,那些熟悉的面孔也都渐渐远去,消失在远方!而称作故乡的村庄也被高楼大厦取代,曾经的家园热闹的场景,如今都已经变了模样,故乡的面貌成了模糊的惆怅!

故乡是一首歌,总在别离后唱起;故乡是一个梦,总在思念里想起;故乡是一口井,总在记忆里讲起!而讲起时,眼中的泪不知不觉中涌起!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故乡的老井,如今只剩下一口,它在前街湾边紧贴着一座民房的院墙,仿佛一位孤独的老人在那里看守着几百年的沧桑。 据传,...
    乔木的天空阅读 556评论 3 7
  • 故乡的老井 □文 闫小东 人往往在不经意间匆匆走过,却被眼前似曾相识的情景所吸引。总有那么一些生活的点点滴...
    陕北大漠风阅读 770评论 0 4
  • 每每回到故乡,都会经过一个水塘,水塘的里边有一口老井。老井是用青石板砌成的,四方形,每边长五尺,水很深,呈深绿色。...
    念清思雨阅读 986评论 17 24
  • 文/秦溯之 故乡的名字叫做滩井。也许是名字有些怪吧,我从很小的时候便想象着这名字的由来。也曾问过年长的大人,然而都...
    秦溯之阅读 1,101评论 1 1
  • 年纪越大,乡愁越浓。 10岁跟随父母进城读书,然后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子,忙忙碌碌中,故乡已渐行渐远。 老...
    水滴11阅读 50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