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内心心灵成长的书,主要介绍了作者自己经历的挫折痛苦和从经历中得到的启发。
作者芭芭拉·安吉丽思(Barbara De Angelis),当代个人成长与灵性成长领域影响力深远的导师之一,美国知名人际关系专家、畅销书作家,所著的《活在当下》《爱是一切的答案》《内在革命》《如何在爱中修行》《爱情的幸福修行》《你该知道的真爱秘密》等书,分别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高居榜首。
她曾为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TV)主持节目,也曾担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新闻之夜(Newsnight)》节目的人际关系专家,拥有很棒的收视率。此外,她经常受邀担任著名脱口秀节目的特别来宾。
我们想要某种生活,结果却发现自己被困在另一种生活中,可能会问自己,为什么,我突然就走到了这里?这个问题背后,其实代表着非常多的含义,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本书来一一的揭开。我们会通过三次的读书笔记,来为大家分享这本书。
1.人生中的改变、过渡等不仅仅是发生在你身上的某种经历,它们还能让你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你不必觉得自己是恶劣环境里的受害者,不必去期望和祈祷这些挑战赶紧结束,你完全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了解事物的真相,获得成长。
最终决定你是谁、提升你的身份的,并不是你如何处理那些期盼和希望的事物,而是如何应对那些不期待的事,如何挺过那些没有预料到的事,以及如何走出看不见的地方。
经常出现一些自己无法预料发生的事情,他们可能是,生活感情经济健康等方面,不可预料的,可能会让你觉得挫败,或者是觉得自己非常失败。甚至你会发现自己所过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然而我们却没有办法,像故事中的人一样,无法快速的意识到那些意料之外的情况,而更多表现出的是正经迷茫和绝望,迟迟无法作出反应。事实上,所有人都会经历这样的事情,耗尽一生去战斗,可能有差强人意的结局,有令人害怕的开始,更有数不清的失望。也许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可能你会问自己,我怎么就来到这里?
提问,很好,有问题就可以有答案,就可以去寻找答案。
而事实上,问题出现的时刻,并非是一个软弱的时刻,也不是失败的时刻,而是清醒的时刻,清晰的时刻,看我们追求更完整的生活,更有意识的生活。
这些提问可能让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改变,并且,可能需要勇气向自己提出看似没有问题的答案,要用武器把这些问题牢牢的锁在我们的意识里,而消除我们的幻觉和舒适感。
你可能会觉得迷茫,问自己,我是怎么来到这个地方的,但事实上当你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并不代表你是处在一个失败的地方,不意味着这个地方就是错误的地方,或是偏离航向的地方,它只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个站点,虽然可能我们未知我们将要最后最终抵达的是哪里。
尽管我们常常希望自己能够迅速解决这个事情,希望能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能够快速在短时间内解决,但事实上你我都知道。只有深入挖掘的时间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需要几年?特别是这些关于人生智慧的挖掘,它也许与你寻找问题的答案不同。它需要长期的真诚的,陷入沉思。
深入挖掘内在智慧,意味着你要去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一切,你需要不停地挖掘,直到发现珍贵的宝藏,让你醒悟给你启示的东西,这些东西将会改变你,如果你不被迫去深入挖掘,是不会知道它们的存在的。
2.危机也是十字路口。
我们遇到转折点的时候,常常就是这样的——它们好像总是在一些至关重要的时刻出现,而那些时刻却又是最容易将我们困住的时刻,我们只有找到出口,才能从困境中出来。一切真谛,前人早已有云:
那些充满挑战的时刻总是隐藏不见。它们就是一些十字路口、过渡时期和转折点,虽然容易错过,但却能让我们踏上新的旅程,抵达让人愉悦而满足的境地。
一些警钟并非源自外部的某个事物,而是源自我们的内心。就像是我们在内心设定了一个时间,让自己在某一刻苏醒。随后,我们就会在突然之间被唤醒,我们的意识也会发生彻底的变化,甚至会改变我们的一生。
为什么内心的这个计时器会突然响起呢?因为时间到了——某个进程已经结束了,你应该准备好了。准备好做什么呢?这就是你醒来之后,要立即寻找的答案。
如果你还活着,如果你还在成长,那么你在人生之旅中,一定还会遇到许多困难重重的转变和十字路口。这些转角拐弯的地方并不是随意出现的。如果你没有长途跋涉来到了这条路上,就不会遇见新的道路、新的选择和新的挑战。你之所以能来到这里,是因为你不畏艰险、意志坚定地来学习,来寻找真谛。
其实我们内心深处常常会给自己规划。你自己制作一个计划表,在某时间之前,自己会达到怎样的目标,而我们却又通常意识不到这些隐秘的计划表的存在——也就是说,直到我们在无意识中错过了某个期限之后,才会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而这时候,我们就陷入了危机。
我们发现自己的人生并非像自己所规划的那样时,便会感觉非常失望。感觉自己好像失败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所施行的并非是自己的计划表。这句话可能来自于早年别人的想法,父母灌输给你的价值观及他人的价值观。可能在当时认为是自己想要到达的一个目标。
你曾经认真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依照自己的真实想法设置了目标。你严格地遵守着自己的计划,并且跟着它,到达了自己期望到达的地方。但你到达之后,却惊讶地发现,虽然你曾以为这就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但你却感到非常不开心、不满足,甚至绝望。
有时,阻止我们前进的并不是困难和挑战,而是幻灭和迷失。我们惊讶地意识到,自己到了这里之后,并不快乐。而让我们感到万分不安的是,不知道自己所在的这个地方究竟是不是曾经一直想要到达的地方。
当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不快乐,但这种不快乐是我们可以接受、忍受的。因为我们总是会想,只要有了更多的钱,只要结婚了,只要自己努力奋斗的职业生涯好起来了,就会快乐了。
但是,如果我们所期望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呢,一切又会变得怎样呢?我们还会不快乐吗?不快乐的感觉是那样的弯曲,我们就在这弯弯曲曲的地方迷了路,被困在了里面出不来。“如果这些都不能让我快乐,那么什么能让我快乐呢?”我们不禁要问自己:“我现在该怎么办呢?”
“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啊!”当我们在人生地图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地方时,一脸震惊或绝望的我们,会将这句话重复多少次呢?事到如今,我们必须面对这些恐惧和失望,扪心自问:谁说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是你在许多年前设计的那张过时的地图?是那张随随便便的计划表?是其他人对于你应该过怎样的人生所发表的观点?一切都不应该是别的样子,它就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
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一个危险的心理问题:我们对自己的期望远远高于前几辈人,与此同时,我们的承受能力却远不及他们。导致我们对于自己和身边的种种损失和缺陷都毫无准备。
我们并不期望事情出错,所以,当它们出错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震惊。结果就是,许多人会因此变得非常焦虑和不快乐。
我们观察着自己的人生,寻找熟悉的地方,结果却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远离了那些曾经让我们感到安全又熟悉的人和事。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变呢?”
转折点与警钟的真实目的便在于此,它们只是想促发一场有力的自我更新,为你指明真实的目的地在何方——不是新的道路,或修改了的新地图,而是完整的觉醒了的“你”。
可能,理想中的计划出现问题的时候,对于我们来说,反而是敲醒了我们的警钟,可能是我们的一个转折点,我们这个时候需要深入的去挖掘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最原始的需要,这个转折点,它是中性的,他并非代表自己是失败的,无能的,或者是软弱的时刻,而仅仅是一个提醒,一个警告。
这本书,我觉得非常不错,对自己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今天先分享第一部分,接下来两天会继续分享本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