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心语︱这才是写作的捷径:别让你的努力变成“无效写作”

文/星海月浅浅原创

看到别人截图的一个标题——《写作唯一的捷径,先写出30万字垃圾》,我没看过文章内容,却有话想说。

其实,写作哪有什么捷径,写作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地写。

但是,你首先得要明确你为什么要写。

因为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是很难坚持的。写着写着,不由自主就会放弃。

明确自己为什么写作,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人写作是为了挣钱,有人写作是为了情怀,有人写作是为了记录人生……

如果写作是为了挣钱,那叫不得不写,他必须坚持写下去,否则没有收入。这类人,写作内容是有方向的,坚持下去很容易。

而情怀和记录人生,这是一个很广泛的题材,也是很私人化的内容,不一定有人欣赏,不一定有人阅读。

写着写着,这很容易就变成一个人的自嗨,渐渐地失去它的意义,渐渐地没有了方向。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到热情消磨殆尽,再也不想写,就再也没法重拾那一支笔。

当然,我们现在很多人写作已经不用笔,通过语音,通过键盘输入,是同样的道理。

因此,我们不仅要明确为什么写,还要明白自己要写什么。

不管怎么说,写作是一件挺耗费脑力的事情,抱着目的去写,即使写不好,也是能写出来的。

当你有了目标之后,你才会有坚持写下去的力量。

回到那个标题上,写作唯一的捷径是先写30万字垃圾。

我想,它的意思应该是有“写出好内容”的意思。

其实,当你确定了写作目标之后,写30万字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我刚开始踏入自媒体行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断尝试,从茫然无知,到如今确定写作的深耕领域,花了978天时间,写了200万字。

因为题材太广泛,蜻蜓点水般,某个题材刚进入状态,又换一个题材,其实对作者并没有什么好处。

除非那个人天赋异禀,一写即精品。

叶兆言先生说:“要成为职业作家,必须得有一百万字来打底,这是个量变的过程。”

它确实是量变的过程,但经过200万字的耕耘,我明白一个道理。

叶兆言先生所说的100万字,必须是选定领域里面的100万字。

那100万字,不是说你随意地去写,就能达到效果。要有针对性地训练,才会对某个领域的文字产生的语感,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像我这样的,明明已经有200万字打底,可是在故事、小说领域,还不足100万字。而若还要细分到长篇和短篇小说领域,那还得打半折。

所以,我至今都不敢说自己已经入门。我至今仍在小心翼翼地探索。

在选定的写作领域里,一定要花心思去钻研它,不然原地踏步的几率非常大。

写作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写,要学会总结,要定期去思索自己哪方面写得不好,如何去改进。

越早明白这一点,越早能够迈进写作的大门。

如果非要总结一条写作的捷径,我想,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让自己不断精进,可以算是一条捷径。

不然,即使写了100万字的“垃圾”,也不代表会有多大的进步。

“100万字”只是一个概念,有量变才会有质变,而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肯定要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改善问题。

这才是写作的唯一捷径,你越早明白这一点,就能越早跨越到更高境界,缩短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