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和团队的力量

20160911,11/70,晚间打卡

周末两天参加了美国心脏学会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培训课程,老师远道而来,讲课细致认真,学员学习努力,很顺利地完成了课程学习和考试。虽然牺牲了难得的双休,还是觉得很有收获。

收获之一,好的团队合作是可以收获1+1>3的效果。在一个团队中,大家各司其职,专业高效地执行自己角色任务,配合良好,明显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反之,团队成员分工不明,业务不精,Leader指示不清,思路混乱,组员之间相互扯皮,甚至相互指责,抢救成功基本不可能了。

收获之二,如何当好一个团队的Leader大有学问。在整个团队的运作中,作为Leader要有意识的按照评估~识别~干预三要素去诊疗病人,发现问题识别问题指派专人解决,团队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指令清晰,不引人误解,容易执行,团队给予反馈和建设性意见,互相尊重。高效能团队的八个特征:知道自己的不足,角色分工明确,指令清晰,闭环沟通,建设性意见,知识分享,相互尊重,再评估和总结。

收获之三,反思了以前急诊抢救的不规范之处。首先人手不足,长期以来儿科医护人数严重不足。一般美国抢救团队由6人组成,组长负责评估识别和决策,1人呼吸管理,1人心电监护和AED,1人负责静脉通路和药物,1人CPR,1人记录,还有人手可以负责安抚陪伴家属和解答疑问。而反观我们的急诊,个人英雄主义泛滥啊,抢救人员一般只有3人1个医生2个护士,主诊医生身兼数职,记录、采集信息、决策还要兼CPR或捏球囊,容易疏忽重要症状和体征,更别提安抚家属了。家属因为担心而大吵大闹,医生不能安心抢救,就把家属关在抢救室外,因而医患矛盾更加突出。其次以前抢救病人没有反馈和总结,抢救成功或者不成功都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总结反馈就没有提高。最后,以前凭经验抢救没有形成抢救常规流程,遇到经验丰富的主诊医生就是病人有福,接诊的是个菜鸟医生那就。。。而在这次的课程中,任何医生都能按标准流程当好一个Leader,这就能最大限度保障抢救成功率。

虽然培训费用很贵,还有美国课程移植到中国的水土不服,但这样的课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一个人,胸有大志,常怀利泽苍生之心,除了从医,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的热爱和禀赋,多年坚守,...
    疾行者阅读 1,611评论 1 4
  • 聊天也是一种极好的写作方式,会说,就一定会写。思考,口才,和笔,三者会合一。 仅靠一支笔,去写下心里想的东西,有可...
    窗花阅读 344评论 0 2
  • 她叫颜,但我喜欢叫她晚睡的姑娘。我总会在凌晨看见她的文章,她也只在凌晨发文。那一天我忍不住向她罗列了晚睡的害处,她...
    狐文奚阅读 6,295评论 68 108
  • 我在重庆吃火锅,我坐在九尺坎六十三号的长椅里,做了个梦。 梦里去了西藏和新疆,有爱有痛,有欢笑有泪水,梦里还有梦。...
    AK四七阅读 713评论 0 1
  • 荷叶田田随风摆,花开频频惹人来。 走走停停多热闹,满心希望莲花开。 2017.9.15于西安
    暖意人生1阅读 180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