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夜丧鼓

我们恩施有个风俗,就是人死之后坐大夜,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们在这里诞生、成长,直到最后的死亡。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在我们恩施地区一直都经久不衰。 这整整一个晚上,死者的亲戚朋友都是不休不眠的,孝子都必须在灵前给来祭拜的人回礼磕头,特别是子女很少的,一整夜跪下来,当再度起身时腿抽筋儿、爬都爬不起来了。恩施也是特别重男轻女的地方, 一个家里只要有儿子,即使是死无滥用,那么老人们也觉得死了就会有个回礼的人,就觉得有后了。而女儿无论如何优秀,对老人如何孝道,到最后老人的身后事上依然没有话语权。


在丧礼上有专门的人哭丧,那一声声泪下,一句句哭腔,述说着死者生前的种种,让跪在下面的孝子贤孙们也忍不住悲痛欲绝。然而没完没了地哭诉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让儿女们跪得腿脚发麻,年纪大的、身体差的这么跪久了还怕发生意外啊!

恩施的丧礼中除了“哭”,还有“笑”,红事、白事都是喜事。漫漫长夜如果枯坐着,实在是无聊透顶,于是,主人家在灵前搭了台子,让过世的老人热闹一下,在走过奈何桥的时候不会寂寞。舞台上吹弹乐器,包括铙、钹、锣、镲、鼓、唢呐等等,演奏得粗犷豪放、气势庞大。还表演了相声、小品、杂技、歌舞,吸引了周围的村民邻里。这热闹的场景如同当初我们读书的时候,在广场上看露天电影的情形,围坐在屏幕的下面聚精会神地看着。

不要害怕丧礼上没有吃的,会饿着,主人家请来了厨师班专门上流水席,一次七八桌,从中午到下午不停地好吃好喝地上席。厨师们的炒菜速度那是非常快的,炒一大锅分别上桌。虽然饭菜并不太好吃,像流水一般源源不断地上菜,但是,随着络绎不绝客人的到来,如果不去抢就没有你的汤喝,于是,大伙儿常常候在吃饭的人后面,耐心地站着等待着座位,弄得吃饭的人赶紧三下五除二吃完饭了事。

丧礼上你会看到许许多多陌生的面孔,一讲起来,居然还是你的亲戚,身上还流淌着相似的血液。现代社会家族联系的纽带越来越薄弱,平日里大家非常忙,见面的机会都很少,这下在葬礼上大家才能有机会碰头、会面。转钟之后,热热闹闹的场景便不复存在,只有几个最亲近人守在老人的灵前,便显得有些凄凄惨惨戚戚。

不过,在对待生死的态度上,我最欣赏的是庄子。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丧,看到庄子不但不哭,不伤心,反而敲着盆子唱歌。惠子责问他,你妻子和你生活了一辈子,为你生儿育女,现年老死去,你为何没有一点儿情义?庄子却说:“她刚死时,我何尝不悲伤,但转念一想,她本无生命,亦无形体,甚至连呼吸之气都没有。后来,从若有若无之间产生了气、形,最终变成了生命。现在生命又变成死亡。这个过程,犹如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现在我妻虽死,但她已回归自然,静静安息在天地的怀抱里,我何必还要悲伤呢?”是啊,叶落了就要归根,自然而然的道理而已。

我的父母对待死亡就有这样的胸襟,他们在祖先墓地的旁边给自己买下坟地,甚至准备打好生死碑,每年来拜祭祖先的时候,顺道还看一下自己将来叶落归根的地方。看到父母这种坦然对待生死的态度让我非常感动。他们看穿了世事,看透了生死,只是有一种朴素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够活得潇潇洒洒、快快活活的。这是我们做儿女的幸福所在啊!父母在世的每一天用心地对待他们,好好孝顺他们,如果将来有一天他们不在了,我们也会问心无愧,等死后做再多的表面文章又有何用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庄 子 之 乐 石瓢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稚子之乐:...
    my石瓢阅读 4,273评论 3 35
  • 18/21 晏云 贵阳 【每日一结构】结构思考力21天思维改善训练营 G:【学习计划】在时间安排,内容进度,效果检...
    晏云crack阅读 325评论 0 0
  • 春到红都万象新, 光泽门第大桥尊. 借得二月刀, 三会指乾坤. 铁建起宏图, 赣龙大比拼. 领先意识强, 无人不勤奋。
    小肉巴阅读 276评论 0 1
  • 经济类: 《摩根财团》 《大空头》 《非理性繁荣》 《宽客人生》 《史上最伟大的交易》 《门口的野蛮人》 《说谎者...
    没大招的大钊阅读 227评论 0 1
  • 这是一个关于家族衰亡的故事。通篇,都笼罩着悲剧性。它不同于红楼。先是描述钟鸣鼎食之家,然后才悲剧。从头到尾的悲剧,...
    五层天阅读 48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