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镇2》比起《熊镇1》来更为压抑。
上一部结束的非常突然,未来式还算是圆满的结局,仿佛是要安抚人心,只留下大片的空白。
熊镇2就是来填补那些空白的,把那些美好的想象撕碎,呈现在读者面前。
乌合之众的群体性狂欢。
凯文阖家搬离小镇,大家都默认其的确是一名“强奸犯”、玛雅的确是受害者;然而,对玛雅的伤害却并未结束。
“人们会选择相信一个简单的谎言,而不相信复杂的真相。因为谎言有一个所向无敌的优势:真相必须描述所有发生过的事情,而谎言只需要让人相信就好。”
在凯文一家离开后,小镇的人们哪怕意识到真相,也不过采取了转换说法的措施。他们称凯文为“精神疾病”,继续称玛雅为“婊子”,而“强奸犯”则一度成为了隔壁赫德镇的人对熊镇人的称谓。许多人都在做的事,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事。乌合之众的狂欢,是一场打着正义旗号的作恶。
也许在最根本的道德问题面前,这群乌合之众才能短暂的和平以对。
小说里面的微弱的光明,来自于玛雅和班杰。
在漫长的黑夜之后,大家的观念有了改变,也有一些人一直都保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出更为光明、温暖的选择。巴克曼笔下的班杰有着勇敢、良善的品性,即便在不坚定之时也不会选择自暴自弃,最终还是挺了过来,选择重新主导自己的人生。
实际上,班杰的“同性恋”身份被揭露虽然是本书推动情节发展的核心动力,但《熊镇2》所要描绘的版图还是比这个远远大得多。贪腐的政客、最终放弃冰球事业的父亲、坚持传递良善的玛雅、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又遭遇极大悲剧的安娜以及其他男孩们的个体成长,都是书中精彩的、无法被忽视的段落。几十个主要人物之间的相互联结、相互对立,交错成一张无比巨大的网,在互文的人物关系中拉扯出错综复杂的对于各类社会话题的探讨。
面对社会的暴力与平庸之恶,我们对抗你们。希望每个身处暗夜里的人相信:憧憬光明,就不会惧怕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