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易忘却的纪念(二)

儿时,在老家村庄的东头,连接村落和小河的,是一片生长着各类植物的坡地。最陡的地方呈75°角,上头是村子,下面便是河坡儿。

土坡沿儿上生长着苟树,土坡上是各类矮灌木丛,下了陡峭的土坡,坡度减缓,高处是七零八落的枣树、柿子树和桑椹,再往下是杨树和桐树等,挨近河沿的,是沿着河道生长的柳树。

听我妈说,她嫁过来时,河坡儿就是那样。河坡儿带给我的快乐,那是能甜到笑醒的梦。

1

柳哨

当柳枝披上一层浅绿色的外衣,柳芽也从树枝上钻出来了,拧柳哨儿的时候到了。一群小伙伴就选一根粗细适合的柳条,左手捏紧柳条,右手从粗的一头开始拧动,边拧边把左手向细的一头挪动,很快,一根长长的软软的绿色“树管儿”就出现了手里。用小刀割一段长短适合的柳管,然后用小刀或者用指甲在粗的一头刮去半个指甲长的绿皮,一根柳笛就做成了。大家就互相比赛看谁的柳哨声音又大又长·······

筒花

桐树花开,我们又多了许多乐趣。擅长爬树的孩子,采摘众多盛开的花朵,穿成头箍戴在头上;爱美的,还会挑几朵自认为最漂亮的花,斜插在发结上;男孩子会拔掉花朵,把花帽串成长长的项链,带在脖颈上;嘴馋的会捡拾众多花朵,撕开花朵,舔舐花蕊上的蜜汁;更有趣的,是把花朵在手里揉蔫儿,然后拔掉花帽,捏住喇叭口,比试谁花囊吹的最大⋯⋯

孩子们除却玩儿,最乐的当然也少不得吃。

2

苟树果实

每年五六月份,就是苟树果实成熟的时节。在河坡的坡沿儿上,在掌状的叶片间,一个个小球样的形状,红彤彤的一树,远远望去,像一个个披挂在树上的成串红灯笼。果实呈橘红色,一个个针状的果肉密布在果核上,尖端是籽儿,也就是种子。果实不易挤压,小伙伴们就会沿着坡沿儿,一溜坐下,摘一个,用嘴抿过去,满嘴的黏黏甜甜的汁液夹杂着细小的种子,这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却是极美的佳肴。最后,折断的枝桠和丢掉的果核扔了一地⋯⋯

桑椹

和苟果一前一后成熟的,就是桑椹了。果实成熟的时候,在繁茂的枝叶间,坠下一个个密集的紫红果实。会爬树的伙伴们都爬上树,在树上找一处最稳妥果实最多的位置,一手抓住树干,另外一只满手抓果实吃,弄得满嘴满脸满手都是紫色。树下的小伙伴强咽口水,央求赶紧摘些扔下来。等拿到手里,赶紧塞到嘴里,满嘴甜滋滋的汁液。树上的不急不慢,树下的却是望穿了秋水。等树下的也吃的差不多了,树上的就躺在枝干上,挑剔的捡最大的摘,然后惬意的把果实投入嘴里。桑椹的汁液总会不小心染坏了衣衫,一片片的紫色,少不得母亲一顿臭骂。

红枣

度过了炎炎夏日,就到了秋风送爽的季节了,这正是红枣成熟的时候。红枣都长在比较细的枝端,会爬树的猴子般蹿到树上,一人捡个稳当的位置,使劲晃动树干,树下就立即下起了枣雨,霹雳啪拉砸在头上,掉下来的都是熟透的。树下的同伴,一边慌忙弯腰拾枣往篮子里装,一边顺手将最大最红的塞到嘴里,咬下去,脆愣愣的甜。等装满篮子,小伙伴围坐一起,石头剪刀布,赢的,可以吃一把。最后肚子都是鼓鼓的。

柿子

再晚一个月,到了十月,柿子就挂满了枝头。我们往往是等不到柿子熟透的,摘些绿柿子拿回家,塞到麦秸垛里烘柿子,这样才最有成就感。可往往我们就忘了柿子塞到了那个位置,然后就是一阵乱掏,秸秆茬扎的手生疼,最后终于找到了,挑出最红的吃,把没有熟透的任何塞回去,继续烘几天。有好几次,母亲薅秸秆做饭时,掏出了我们的烘柿子,笑着骂我们又爬了树。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而易逝。如今家乡的那片河坡,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各种树木不知何时被砍伐殆尽,代替的是各家各户栽种的蔬菜和农作物。

如今,更丰富的水果在水果店都能轻易买到,而我却失去了当初吃的快乐。家乡的一草一木,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埋葬在我的记忆里。

在梦里寻找它们的身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写作中心”文本写作课程(草案) 齐红雨 【交流提问】 1.读了大量的文章、著作,为什么大多数学生依然不会写作? ...
    为为道来阅读 5,247评论 0 2
  • 旧事如梦 川不语 我从未见过太奶奶,有关她的事大抵都是从我父亲和爷爷那里听过来的,零零碎碎,渐渐才在我脑海里拼凑出...
    川不语阅读 2,854评论 0 2
  • 晚饭后在小区里散步,听到梁晓声的一篇文章,里边有这么一段话:“最强大的寂寞,还不是想做什么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
    从简心阅读 2,490评论 0 0
  • 我喜欢这样的天气,有风稍带微凉。秋高气爽,天蓝得像一页童话。仰头看时,会有幸福的冲动。街上少了几许喧嚣,多了些...
    往事寒烟阅读 3,064评论 0 3
  •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作者:主编:石宣 20170917徐海波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上海,第395天) 《你...
    觉之灯阅读 1,2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