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谈战略,有害无益:你读懂任正非后就知道,战略都是打出来的!

关于企业和个人的战略问题,读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定战略,建班子,带队伍。有人把战略放在第一位,这样的人要么是纸上谈兵,要么是稀里糊涂。

真正有创业经验的人都知道,一切都是从“带队伍”开始,在招兵买马的过程中慢慢把骨干人才选出来作为公司的中坚力量,然后才能去运筹帷幄。

市面上很多专家在讲战略,你听着头头是道,但你要知道要是让那些人去做企业,基本都是白扯。军师做不了主公,这是有原因的。

他们没有企业家精神,其所言的战略不过是自圆其说的思维游戏罢了。

创业者从一开始就应该有一股子精神,这是不能被量化的,你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万丈高楼平地起,老方说这个精神就是最初的那个点。

如果勉强去描述它是什么,那或许就是敏锐的直觉、奋力一搏的勇气和冒险精神。

比如任正非在43岁开始创业时候就是如此,“华为第一次创业的特点,是靠企业家行为,为了抓住机会,不顾手中资源,奋力牵引,凭着第一、第二代创业者的艰苦奋斗、远见卓识、超人的胆略,使公司从小发展到初具规模。”

老板就是公司最初的火车头,是无数“0”前面的那个“1”,在创业初期,如果说有战略,那也就三个字:活下来。

所以真心不建议创业公司的老板去学什么战略,战略不是学来的,战略是打出来的。空谈战略,有害无益。专家云山雾罩,你听了反而自己迷糊了,其实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你觉得他们厉害,而不是帮你指点迷津,让你尽快成功。

战略必须是从战术开始打,战术有千百条,头一条就是肯打。现在很多人都是嘴上的功夫,理论一套一套的,都是“理论家”,事后诸葛亮可以,让他们去打仗就白瞎了。

有人把任正非称为“战略思想家”,在商业世界,除了他之外,还有谁称得上思想家、战略家呢?

但是,如果你让任总预测10年以后是什么样,他又如何告诉你?天有不测风云,这个世界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谁也无法真正看透未来的迷雾。企业家可以有个长期的战略目标牵引,但终究还是要聚焦近期的管理进步,毕竟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一个好的公司就是构建规则的确定性,以此来对付未来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说就是不断推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明白这点,你就会晓得为什么说方向只能大致正确,而组织必须充满活力了。

我们看企业界很多一流的企业家要么是学历低,要么是从学校退学,还有很多是小镇出来的青年,而小镇容易出大统帅,为什么?

“大都市很重视规矩,约束很多,小镇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小孩也不懂得太多的世界。他们在某一件事上就容易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容易成长起来,产生历史贡献。”

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古今用人的理念是一致的。

任正非出身贵州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县城,他在创办华为公司之前又学过什么战略、管理吗?还是那句话,实践出真知。

理论源于实践,又必须为实践服务,所以老方说学习任正非才是最好的进步方式,他是真正一步一步打出来的战略家,他所说的都是真东西。

我们现在看华为的商业生态非常完善,有运营商业务,有企业业务,有消费者业务,各个业务又都是在主航道之中,循环往复,不断发展,你说这难道是任总在1987年就设计好的吗?

伟大不是计划出来的,都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战略没有那么复杂,一切都是因为企业要求生存求发展。

关于华为,有个“圣无线”、“神终端”的说法,但当年从固网到无线的转折也是困难,潘少钦曾说过,“在相当长时间内,华为的无线是在方向大致正确与大致不正确之间摇摆”,差点就熬不过来。

但最后为什么大获成功呢?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组织稳固和团队的战斗力,方向是根据外界变化而变化的,方向需要修正,没有修正就无所谓战略。

AI时代瞬息万变,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随机应变,考虑太长远没意义。灵活机动,实事求是,这才是我们能够活下去的指导方针。

“一个企业要能持续有效地增长,当期看财务指标;中期看财务指标背后的能力提升;长期看格局,以及商业生态环境的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商业成功永远是我们生命全流程应研究的问题。”所谓灰度哲学,可以从适者生存理解,不拘泥,“当长则长,当短则短,长短结合,相得益彰。”

看十年,想三年,干一年。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田里的。归根结底都是一回事,企业要发展,个人要进步,都取决于能力和目标的匹配。

最后,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后,就需要有能够仰望星空、务虚的人去指引方向,否则队伍越厉害就越失败,没有短期的成功,就没有战略的基础,但没有战略的远见,没有清晰的目光,短期努力就会像几千年的农民种地一样,日复一日。

乔布斯曾表示自己不是那么有前瞻性,他一般是重点考虑未来1到3年内的事情,至于太长远的规划大多数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世界变化太快了。事实就是如此,变化迅猛,我们都需要拿捏好长期和短期的平衡才行,一方面是强调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一方面是舞龙一样,要以组织有力来保证方向的灵活性,譬如豹子追逐猎物肯定不是跑直线,要随着修正方向才能成功。

在这个变化迅猛的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以灰度为心法,求存求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