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字能抚平感情硬伤,他这撩妹的一生也不算渣——读千古情男元稹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中唐诗人元稹是河南洛阳人,这位牡丹花下的才子,在一千多年前,和诗人白居易,在当时诗文遍地诗人才子崛起如神仙打架的大唐,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的元白诗在当时代家喻户晓,甚至一度成为村校学童的教科书。

但是,后人对白居易的认知和喜爱,远远高过曾位极宰相的元稹。若非元稹的悼亡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拿下人间第一情诗大美誉,恐怕我们大部分诗词爱好者不能知晓元稹何人,更未想去深扒其背后的生平故事。

这个从779到831一共活了五十三年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情场高手,留下作品八百余篇,其中几篇经典,我们不得不读。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遣悲怀三首·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

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

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

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

与君营奠复营斋。

遣悲怀三首·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

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

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

贫贱夫妻百事哀。

《遣悲怀三首·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

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

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

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

报答平生未展眉

  春晓

半欲天明半未明,

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

二十年前晓寺情


《离思》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不必加注解,这些通俗易懂的诗句,就是元白体最大的特色。

元稹和白居易,一生好友。早先他们在“扬杜抑李”的创作立场上就稳稳地走到了一起,诗句通俗易懂,广流深播,在民间扎根极深。开创元白诗后,后人却在“褒白贬元”的思路中,将其文学地位,分出了高下。

论诗成就,二人难分优劣,白居易曾有赠诗元稹“惜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但元稹这根“秋竹竿”,晚年改色变节,私生活混乱,是人们对他另有看法的主要因素。

元稹一生娶妻三次,与其有情感纠缠的女子不下六人,每一段男女风花事,都有元稹的诗文佐证,并且篇篇经典。因此我们说,若是文字能抚平感情硬伤,了却爱情中的亏欠,这位骨灰级的撩妹高手,也不能算是渣男,最多算个多情的恋爱脑吧。


早年元稹在河中府任职时,元稹与母家的远方表亲崔双文相好,他们二人青梅竹马,互通其意,更是很早以前就是定了终身。

但是元稹的头脑还不是只会恋爱这么简单,仕途当前,他懂得权衡利弊,觉得自己取一名大官之女将对自己的前途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他毅然决然娶了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至于崔双文,就留在他的《莺莺传》里,做了那朵初试云雨的桃红。

这韦丛,是身份极贵的白富美,差不多就是现代首都市长之女,出身卑微的崔双文与之相比,实在不是同个等次。但是元稹多情,为了记念这份初恋的刻骨铭心,他为此写了一部作品《莺莺传》,其中一句“归庭逢秀士,回头一顾许多情”真的很撩人。就这样,纵使有过“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浪漫小崔,最终成了他第一个被辜负的女人,还是他的初恋。

作为正妻的韦丛,因为父亲官职地位是非常的高,所以,元稹在仕途上倚靠这裙带真的很顺利,他不同白居易一般有节操,很快就当上了大官。而韦丛一大家闺秀,爱极了元稹,身为高官之女不仅不骄不躁,而且事事都是为元稹考虑,成了元稹的贤内助。

但是不幸的是,韦丛在没多久之后就因病去世了。元稹为了怀念这个为他诞下五个孩子的女人,写下了著名的悼亡诗,这流传千古的佳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从悼亡妻四《离思》而来。

如果悼亡妻《离思》能让韦丛泉下有知,元稹也不算是负了她。然而,写最深情的诗,做最渣的男,次年一转身,这个发誓终身不娶的极品男,出差到成都,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邂逅并姘上了大名鼎鼎的才女薛涛。

被同道中人引荐给元稹的薛涛,整整大元稹11岁,然而这个曾攀附在全国最高检察院检察长韦皋的风尘才女,遇见29岁的才子元稹的那一刻,便奋不顾身,干柴烈火地在诗句乐歌中和他燃烧起来。

这段轰轰烈烈的姐弟恋在“同心莲叶间”也没维持一年,借调浙江的元郎最终一走了之,留下四十多岁才动真情的才女薛涛日思夜盼,在蜀中寂寞。她曾用薛涛笺寄情于诗,一首《送友人 》堪称经典: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是的,昔日这位“万里桥边女校书”,“工绝句,无雌声”。此刻的心境是月色寒不如心思寒,关塞长不如相思长,薛涛是指望元稹回头来娶她的,没想到元稹这厮,不但另娶了安仙嫔为妻,还出轨了刘采春,并无耻地放任其好友白居易表白薛涛——《与薛涛》(白居易)

峨眉山势接云霓,

欲逐刘郎此路迷。

若似剡中容易到,

春风犹隔武陵溪。


这首诗妥妥地在挖元稹的墙角。据说白居易在自编《白氏长庆集》时没有收录这首诗,而是将其收录进了《外集》,因为当时《白氏长庆集》要找元稹写序,怎好意思让元稹读到?所以中唐野史里,这元白黑料被道上的人好一番八卦。

元稹的第二位正室安仙嫔也是个短命女人,和元稹不过生活三年就死了,此时的薛涛还在成都遥望,坐等元稹来牵她的手,该死的元稹,却在他乡成了越中头牌才女刘采春的粉丝,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和才女刘采春好上了。

中唐四大才女,被元稹扑倒了两位,此刻,薛涛心死,“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薛涛的那个恨啊,尽显其中。最后她脱下红袍,隐于庵中孤独终老。

然而,元稹会娶刘采春吗?不会,在元稹的眼里,采春不适合做老婆。她确实是元稹从她丈夫手里买下来的,把她变成了自己的女人,这有何难。七年相爱,七年婚外恋情,就是不肯给这在当时算得上一线明星的采春有个正式的身份。却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华丽转身,喜新厌旧,抛弃了她。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这是元稹写给大姐姐薛涛的,意思是成都的姐啊,我会想念你的,我走到哪里都会想念着你……只是这份想念并不妨碍我对采春美女感兴趣,“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采春的美貌和才气并存,我怎么抗拒得了?

不怪我,元郎哥哥说,天下的女人太多了,这个时候,一个叫裴淑的女人又成了元稹的正室……上不了位的才女刘采春,绝望自杀。

想爱时认真用力,不爱时挥手失联,在婚姻和爱情里,元稹似乎把握得很有分寸。他知道谁适合做妻子,谁又只能做情人,无奈那些为他动过情的女人,都只想做他长长久久的唯一,她们都希望元公子用情专一,只为一人写情诗。

对元稹来说,“专一”是在某个时间段的专一,一旦过了期,他的决绝我们也看到了。尤其是在和他的仕途有冲突的时候,别说崔莺莺了,就是才情满怀的校书郎薛涛,才气逼人的迷你姐刘采春,都会被他拉进黑名单……爱归爱,闹归闹,影响前途的统统要耍包,最多,吟诗一首,表示曾经爱过,这就是情圣的特质,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