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你的认知是你的一部分」?

小时候,我问师傅:为什么天上的月亮会出现阴晴圆缺?

师傅告诉我说:因为人心有喜怒哀乐。

我问师傅:为什么我天天开心,月亮还是有阴晴圆缺?

师傅说:因为世人皆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我问师傅:那世人如果都是天天开心,月亮会是圆满的吗?

师傅说:月亮不会总是圆满,人生也不会只有快乐。

我说:我不明白。

师傅说:世人皆不明白。

我说:那师傅明白吗?

师傅说:我只明白我明白的。

我说:那是什么意思?

师傅摇了摇头,不说话,在地上画了一个圈。

师傅指着圆圈对我说:这个圆圈里面是我知道的,圆圈外面是我不知道的。

当我满脸疑惑地抬头想要继续问点什么时,师傅只是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

多年后。

师傅不在了,我难过了好久。

后来,我长大了。

我从对师傅崇拜的心理活动,变为了质疑,不过如此,不屑,胡说八道,还有点道理,很有道理,最后变成了,我什么也不懂。

我画了一个又一个的圈,一个比一个大,可是它们看起来都没有师傅画的那个圆那个大。

直到这时候,我才开始明白师傅说的“我只明白我明白的。”


庄子【齐物论】中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

“自知”是我自以为知道的,“自彼”是我自以为不知道的。

而“自知”就像是圆圈里面,“自彼”就是那个与外界连接的圆圈,我自以为的“知”与自以为的“彼”,只会让自己见不到圆圈外面的世界。

随着圆圈大小的改变,我的“知与彼”在变,而对世界的真实之“不知”也在变。

我不知道自己是“知”的更多了,还是“不知”的更多了。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