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看见的《孽子》

孽子

         《孽子》是白先勇先生写于1971年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第一部同性恋题材的小说。小说以李青为第一人称叙述,聚焦民国六十年代台北新公园里一群被称为“青春鸟”的同性恋少年(如小玉、吴敏、老鼠等),细腻描述了他们被社会、家庭、亲人抛弃后曲折的心路历程和不为人知的生活。

放逐,飞翔

        白先勇在小说的开头便说:写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犹自彷徨街头,无所依归的孩子们。一句话将人吸引,便忍不住疼惜黑暗王国的“青春鸟”。“青春鸟”大多是被世俗伦理道德放逐到这个王国,他们丢失了家庭与亲情,也丢失了自己,从“人子”变为“孽子”。他们从此生活在没有尊卑,没有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强弱的国度,昼伏夜出。他们拥有一具具让欲望焚烧得痛不可挡的躯体,一颗颗寂寞孤单的心,他们可怜似游魂般徘徊于社会的边缘,被视为异端,遭到唾弃。到了午夜他们如同冲破牢笼的猛兽,张牙舞爪,开始四处狩猎。在那团昏暗月亮的引罩下,他们如一群梦游症患者,在这个树林王国里,一个踏着一个影子,开始无休止的彼此追逐。

        李青离家来到王国后,老园丁郭老按惯例为他拍照,把他编号87,命名为小苍鹰。老园丁说过:去吧,阿青,你也要开始飞了,你们这群在这个岛上生长的野娃娃,你们的血里头就带着股野劲儿,就好像这个岛上的台风地震一般。你们是一群失去了窝巢的青春鸟。如同一群越洋过海的海燕,只有拼命往前飞,最后飞到哪里,你们自己也不知道。

寻找,停留

        白先勇曾说:“在《孽子》中,我主要写父子关系,而父子又扩大为:父代表中国社会的一种态度,一种价值,对待下一辈,对待同性恋的态度。父子间的冲突,实际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失去了家庭和亲人的流浪者,有沉痛的、不愿告人的内心苦楚。阿青在被学校开除后,最需父亲的时刻,却被父亲赶出了家门;小玉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从未谋面的日本父亲;老鼠很早就失去父母;吴敏的父亲赌博、蹲监狱;龙子被身为将军的父亲送到美国,只允许其死后回国。他们每个人都与以父亲为代表的亲人有矛盾,但他们渴望父爱、亲情、阳光。他们的所作所为与社会主流文化相悖,仅因是同性恋,遭人排斥、轻视,被视为异类,并被置于无边的黑暗之中,生活战战兢兢。害怕外人闯入自己领域的同时,又希望社会伸出友善的双手,接纳自己,将自己从黑暗中救赎。不停地追逐,不断地停留,以为找到了希望,却又不断地失望,就像阿青寻找母亲,得到的却是满身病气的母亲怨恨;吴敏寻找温暖安定的家,终是被赶出家门,甚至自杀。

孽子,孽子?

        孽子,作为晚辈,没有谁能承受住这两个字的重量。不要以为这些“青春鸟”有多么的坚强,他们也只是表面装作桀骜不驯。他们在自己也不知原因的情况下,触犯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原则,只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女人,即使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原因,也曾为此惶恐。“孽子”二字将他们打入暗无天日的深渊,这是不公平的。

        虽然白先勇先生把书命名为《孽子》,但没有站在传统的对同性恋的道德歧视的立场,而是以人性关怀的视角,注视着同性恋这群边缘群体的病态社会的命运,传达同性恋者内心的痛楚,寻找非主流的异类情感的自我救赎,渗透了对人性的悲悯情感。以“孽子”为名,只是为了突出这群遭排斥,被放逐,成弃子的悲剧的“孽子”命运,不是孽子而被冠以“孽子”二字的无奈。

        《孽子》这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同性恋小说,也是一部亲情伦理小说,一部社会小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白先勇的创作历程中,有两种交织的截然相反的性格特点造就了他的多变——对世界“无常”的人生哀婉和对生命的眷念与热情...
    克拉吉岛风阅读 7,053评论 5 12
  • 情如初漾|文 我特别喜欢听歌,有时候也喜欢自己哼着唱。记得以前上学时候也教过班里的同学唱,工作之后也教过学生唱。 ...
    情如初漾阅读 3,372评论 2 3
  •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作者:茨维塔耶娃翻译:陈黎 张芬龄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
    a9427bd9da65阅读 3,833评论 4 1
  • 1.谢谢早上醒来的时候,小乖乖没有跟着醒来,所以我有足够的时间用来看书。谢谢彭六六分享关于每天四点起床的心得。我虽...
    薇花一笑阅读 1,904评论 0 1
  • 文 /柒月当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子阳知道林母一直不满意他自己,他看了一眼林洁,默默的叹了一口气,正...
    柒月当铺阅读 3,635评论 1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