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第一步:到现场去!

朋友小丽是人资部经理,前两天一脸愁苦样的和我抱怨“我们老板不知道怎么回事,年底奖金、总结、规划的事就够了,偏偏这个时候又让我去解决员工迟到的事,好烦躁”我问她,你打算怎么办,小丽说“罚呗,不是罚钱就是扣假期,还能有啥?”

那,真的没有“啥”了吗?

“罚”真的能解决问题吗?认为“罚”有效,是因为小丽默认了员工是不守纪律而频频迟到,只有让他们付出代价,才能改变现状,那真的是这样吗?会不会有其他的原因?

在现在这个一切都求效率的时代,像小丽一样当面对问题时,我们会急于给出答案,而不是去深入探究问题本质;我们会以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原因、甚至是道听途说就下定结论,这样做很可能会治标不治本、拆了东墙补西墙,迟到问题解决了,员工离职率却上升了。

在本田工作超过10年的精益管理专家约翰.舒克在《学习型管理(培养领导团队的A3管理方法)》中这样说:

    波特开始看清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准确探究出问题的本质是什么,仅仅描述出道听途说的信息是不充分的。为描述这个问题,他首先要决定是什么造成了这个问题。简单写一份A3并不代表他完成了他的任务,实际上,他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他需要去现场观察。

    现场不只是一个地方
    现场(Gemba,也拼作“genba”)是一个日语单词,表示“现地”,描述了增值工作发生的地方。现场描述的是员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地方,而精益实践者把现场定义为生产现场,它也可以指办公室、服务场所、医院病房或是车间——任何此类 工作发生的地方。
    真正的改善只能建立在对一线工作环境的观察上。丰田称这个原则为“genchi genbutsu shugi”,意思是“现地现物主义”。比如,现场工人的标准化作业,不能在工程部的办公桌上制定,而必须在现场制定和修改。
   “当然,对任何现场,数据都很重要。但我认为实情或者•事实•更重要。比如,一个问题发生时,如果我们对于根本原因界定得不正确,那么采取的对策会有很大偏差。因此我们反复使用五个为什么,来彻底探究问题根源。这样的态度就是丰田的科学方法的基础。” 
    其实,“gemba”反映了一种经验主义的哲学——去现场 探究事实。

要解决问题,第一步是准确探究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要做到“准确探究”最重要的就是到现场去。现场是指价值真正产生的地方,工作一线,比如项目组现场、医院病房、工厂的车间等等。要解决成本超支问题,和财务部经理了解财务制度或者历年成本数据,或者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在办公室进行访谈,都不算到现场,只有真正去到项目组工作的场所,和项目经理了解项目执行的问题,观察项目执行中各影响因素的组成,才能做到“准确探究”。

于是,我建议小丽先不要急着开“罚”先去一线调查一下为什么大家都要迟到。小丽虽然还在抱怨老板,但是事情还是得做,于是她安排了下属去员工中做调查。很多问题浮现出来:年底很多项目都在赶工,经常会加班,员工认为头天加班2小时,第二天晚来2小时不能算迟到;还有很多同事抱怨附近没有停车位,所以即使提前到了公司,找停车位花去了大半时间,等上了楼,就迟到了。这两个原因都无法用简单的“罚”解决问题。针对第一个他们要明确的是迟到的定义,到底怎样才算迟到,而针对第二个问题,他们可以给员工提供停车场,或者给员工一个不用开车的理由,比如提供班车服务。一个简单的“迟到”问题根据问题本质的不同处理方法千差万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385评论 25 709
  • 导读: 良知行书院前几天举办了一个以“改过”为主题的研讨会,数位企业家纷纷谈论自己的“过”与“改过”经历。 其实要...
    良知行阅读 306评论 0 0
  • 忆昔年,懵懂年少,追皇叔关张,桃园叩首,誓言共生死。至今日,而立之年,看世事变幻,蹉跎岁月,谁与听高山。
    无名非明阅读 179评论 0 1
  • 一路走到现在,时常问自己我的决定对吗,一生太长了,而要做的决定太多了,为什么要自己去做决定,从第一次开始直至...
    盛m阅读 4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