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号是我们上海成长营的第四期线下活动,参与进来的小伙伴越来越棒了。喜欢这种线下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人有更深入地了解和碰撞。
(下面以个人分享的顺序来记录下此次活动的内容)
晓云是临时加入我们的,她有去上过行动派<未来蓝图>的课,也因此满足了下我们的好奇心,给我们讲解了她学到的内容。未来蓝图是一个从未来到现在的思维工具,能帮助你找到行动的勇气和力量,知道自己一定会实现,因此不管发生什么遇到什么都能够坚持过去,这样你的目标才能实现,问题才能解决。
跟着晓云的分享,我也分享了行动派的一本书<你和梦想之间只差一个行动>,重点分享了梦想清单和随心基金两方面。现在是2018年的年中,我们可以来复盘下自己的年初目标,已经实现的总结下经验; 没有完成的分析下原因; 可能还有一些清单经过时间的沉淀,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就把它删除; 也有些可能是自己新发现的兴趣爱好,那就把它新加进来。随心基金的idea来自于古典老师,这个方法能帮助我们建立越来越好的人际关系,后面自己要实践起来了。
常利在通过阅读来寻找自己内心的平静,这次给我们带来了5本交换的书,分别是<我们仨>,<岛上书店>,<说话之道>,<白说>和<月亮和六便士>,分享的是最后一本。通过对小说故事的重新描述,提醒我们要坚守自己的梦想,不要被现实所迷惑。
许丽是一个勇闯一线城市的妹子,她给我们分享的是<自控力>这本书。这本书她看了3遍,并用拆书帮的拆书法认真地做了笔记。其实我们人都是有惰性的,并且会很自然地去给自己找各种借口,让自己待在舒适区。可是成长必然是伴随着一些阵痛的,许丽就在用书中的方法,一点一滴地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比如不想起床怎么办,不能专注地完成一件事怎么办,工作中遇到打断怎么办,从她的分享中可以让人感受到她的成长,相信她会越来越接近想要的生活。
唐其是第二次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担当了此次活动拍照的重任。他给我们分享的是<终身成长>这本书,从3个方面来讲述:什么是固定型思维,什么是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可以带来哪些好处。其实这两种思维模式同时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只是哪个比重占得多一些。我们要做的就是增强自己的成长型思维,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它能自动地启动,去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中场休息时,唐其还为我们带来了两首吉他弹唱,是不是很棒。
小乔小妖是一个四岁男宝的妈妈,她给我们分享的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可以说是超级经典了,每个章节都可以做为一个培训的课程,这也是公司花高价给她们培训的课程。其实读书是一个性价比超高的提升自我的方法,花几十元钱买书就可以大部分学到昂贵培训课上的内容。对于公司繁多又意义不大的会议,她也有自己独道地应对方法。
Joanne真的是多才多艺,现场给我们表演了尤克里里,她的水彩画的也很不错。问她为什么要画画,她回答说,周末的时候不想让自己多碰手机,而画画可以让她连续专注3个小时,为她的回答点赞。她为我们分享的是<为了N>这本书,这是日本的一本小说,已经被拍成了电视剧,并且她觉得电视剧比书更好看。她很喜欢给自己找标杆,剧中的女主希美就是她的一个正能量标杆,她把希美在海边骑自行车时向天空呐喊的一段话打印出来用来鼓励自己。joanne 讲故事的能力也特别好,到最后我们都被她种草了这部剧。
佳慧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子,她给我们分享的是<皮囊>这本书,讲述了WOOP这个心理学上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当我们面对一个问题时,可以从W(愿望,Wish)→O(结果,Outcome)→O(障碍,Obstacle)→P(计划,Plan)来寻找解决方法。她觉得自己的沟通能力有点弱,特别是面对2个以上的人时,这次线下活动对她来说还是有点挑战性的,但她勇于打开自己,最后很好地完成了此次分享,为她的勇气点赞。
基慧是个特别爱养生的可爱妹子,水煮青菜不加任何调料对她都是OK的,是不是很厉害。她给我们分享的是<深度睡眠>这本书,讲述了以90分钟为一个周期的深度睡眠。其实我们不需要每天睡够8小时,只要保证四个周期的深度睡眠就可以。并且午休时间不是越长越好,半个小时比较合适。
以上就是我们此次活动的分享内容,愿大家在这个小社群里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