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行杂感

今日,一大早我就和友人坐车前往大连的龙王塘樱花园。

去的路上,颇有些艰难。以至于当我们下车的那一刻,有种从囚笼里解放出来,呼吸到新鲜空气的感觉。区区两小时站立于公交之内,便觉难以忍受。是不是显得我们娇贵?不尽然。“由俭入奢易,由易入俭难。”我们由轻轨的“坐票”,换成了“站票”,转变之突然,让我们不适应,也能理解。由此及彼,我们也就能够体会当年司马光说出此话时的心情了。

接下来,我们随着人流前往花园赏花。园内游人很多,观人与赏花同时进行,也有一番滋味。

也许是受中庸之道的影响,中国人有着与世界其他国民不同的随大流的心态。诸如中国式过马路,景区内漫山的,目之所见皆是两眼对视的人群,便是佐证。中庸之道,讲求不偏不倚,折中调和。通俗来讲,别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干了即使没好处,先干了再说。

换到课堂上,便是沉默的同学了。每到点名,老师与同学四目相视,却无人举手,似乎举手成了某种异样的举动。沉默是金在此得到了诠释。因此,每当节假日,即使冷门景点也出现了撒豆成兵的壮观场面。

当然,我也不能免俗,随着人流一同赏花。说到赏花,似乎在以前是文人的日常。古代文人胸中自有诗情画意,遇事总会动了心中的琴弦。花开了吟诗一首,花落了也吟诗一首,这便是文人文邹邹的表现。而到了现代社会,则成了普通人爱好的活动了。正所谓雅俗共赏。上至季羡林大师,下至可爱总角,都有赏花的兴致,我们作为大学生也不例外。

初入花园,顿觉大失所望。眼前人头攒动,花朵也谢了不少,不及校园内的“独树一帜”。待我们移步园内深处,才发现花开的别样红,别样白。“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突然出现在了我的脑袋里。也许是小时候,朱自清先生便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春的图景,只待我去发现。

红的像火


白的像雪

友人想歇歇脚,我们便一起席地坐在山坡上,颇有些不拘一格的味道。坐罢,起身,重游樱花之海;聊天,赏花,漫步花丛之间。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就像花朵的花期一样。

很多花朵的花期都比较短。这天空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一场短暂的邂逅,与你,与我。也就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给原本灰暗的人间,带去了多少的慰藉,无人知晓。我们唯一可以知道的是,它们无欲无求,只愿展现出自己原本的风采,就像“满城尽带黄金甲”这般。最后,重归大地,滋润土壤,等待第二年春天的降临。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看花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花朵也凋谢了一次又一次。我们和花朵一样,都只是人世间短暂的过客罢了。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珍惜自己的时间,珍惜人生中最美好的春天呢?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8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