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世界

        1998年,哈佛大学和肯特州立大学针对大学里的路人展开关于人们对即时环境的警觉程度。在实验中,一个演员向路人迎面走来,然后向他问路。当路人向演员指示方向的时候,有两个人拿着一扇大木门从演员和路人之间经过,在几秒内完全阻挡了他们的视线。在那段时间内,本来的演员会替换成另一个演员,不仅它们的身高、体格不同,连衣着、发型还有声线都不一样。超过一半的被测试者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替换的改变。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变化盲视”,它向我们展示了对于现有提供的视觉场景,我们是非常选择性地接受————我们比想象中还要依赖我们的记忆和模式识别。

       经过了无数次的“变化盲视”,我们产生的对于世界的认识,可能世界对我们来说只是最初在内心深处埋下的一颗种子,时间让它成长。

公元前5世纪的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认为:“当原子在虚空里被带向前进而没有东西与它们碰撞时,他们一定以相等的速度运动。”公元前4世纪,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有力就有运动。”6世纪希腊学者菲洛彭诺斯认为抛体本身具有某种动力,推动物体前进,直到耗尽才趋于停止。14世纪,以布里丹、阿尔伯特、奥里斯姆等人提出“冲力理论”,他们认为:“推动者在推动一物体运动时,便对它施加某种冲力或某种动力,速度越大,冲力越大,冲力耗尽时,物体停下来。”17世纪,伽利略,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提出类似于惯性原理的说法“假设物体沿光滑斜面落下,并沿着另一斜面向上运动,则物体不受斜面倾角的影响仍将达到和原来同样的高度,只是需要的时间不同而已。”1644年,笛卡尔在他的《哲学原理》一书中,明确的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外因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并且还特地声明,惯性运动的物体永远不会使自己趋向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1687年,牛顿摆脱观念的束缚,把惯性定律作为第一原理正式提了出来: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历时几个世纪,凝聚无数天才的智慧,处在庐山中的牛顿终于站在了伟人的肩膀上,看清了庐山的真面目,原来我们所处的世界是这个样子。

       牛顿的惯性定律,就是埋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那颗种子,我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起点,一切文明都发源于此。这是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的底层规则,我们都诞生于此。你向往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你反抗着夜夜笙歌,你始终逃不掉早就给你决定的规律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
    我是石一钏阅读 4,581评论 1 3
  • 很多时候,同学们会因为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而误入答题陷阱中,所以接下来的高中物理易错知识点解析,将帮助同学们绕过答...
    ba31ea2f0eef阅读 2,726评论 0 0
  • "老太婆你耍赖!!你根本没有喝汤!啊啊啊……气死本王了!"阎昊找到孟涵时,她正在宏府院墙……的狗洞里挣扎,他咆哮着...
    煌箜阅读 3,161评论 0 1
  • 有三天没有写日记了,但是每天的导图我还是坚持的。最近回杭州确实事情也比较多,我也想把有限的时间都利用起来,...
    Jango哑炮阅读 2,548评论 3 3
  • 加入养生差不多也有一年一年的时间了,你的时间我收获的太多太多,我收获了美丽,收获了自信,收获了财富,真是火了,一群...
    玫瑰公主之简书阅读 3,0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