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出去逛街,临近回家时,恰巧从新华书店的门口经过,就不由自主地拐了进去。
暑假期间,书店里人很多,我也没什么时间,大致浏览了一下就准备离开了,临走却无意中看到了《一九八四》,其实它摆放的位置还是挺显眼的,以前我总是选择性无视罢了。
我早知道这是近两年比较火的一本书,但由于对这个作者不太熟悉,再加上我读书一直不太喜欢追热点,也就一直没有关注它。
今天时间不多,便顺手拿起来翻了翻。我看外国名著很注重出版社和翻译者,拿起来一看,是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里便想这大概不是我的菜,又看翻译者是马颖,就抬头扫了扫书架上的书,没有其它版本。
我漫不经心地翻开,读了一下译者序,了解到这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作品,他是英国著名的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这本著名的《一九八四》1949年就已经出版,是一部在全世界影响极大的作品。
我太孤陋寡闻了,一直想当然地把它归类于畅销书之列,对它不闻不问,阅读的贫乏限制了我的眼界,在这位作者和这本书面前越发显出了我的无知。
带着自责的心理,我从头看了起来,没想到刚看了开头,我就被它吸引了,小说的开头写到:
四月里,明朗清冷的一天,风势猛烈,时钟敲了十三下。温斯顿•史密斯为了躲避寒风,低着头,紧缩着脖子以最快的速度闪进胜利大楼的玻璃门,可是狂风卷起的尘沙还是跟着他进来了。
这个开头应该是为整部小说定了基调,寒冷、压抑,人被狂风和尘沙裹挟着,连时钟都会敲反常的十三下,你听到过时钟会敲十三下的吗?主人公为了躲避这些,他低着头,缩着脖子,可仍然摆脱不了,他想要摆脱什么呢?
作者接着写下去,第二段就给出了答案:
每上一层楼,都可以看到正对着电梯门那张有着巨大面孔的宣传画,在那里凝视着你。这种彩照设计得很特别,无论你走到哪一个方向,那双眼睛总会跟着你。宣传画下面有一行说明:老大哥在看管着你。
主人公在躲避那个“老大哥”,那个“老大哥”每一分钟都会在每一个角落凝视着他,目光如电,直照他心底。
“老大哥”派出的“思想警察”会时时刻刻监视着他。他的每一个声音,都会被人听见,除非在暗黑的地方,否则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眼里一览无余。
这太可怕了,看到这里我合上了书,马上走出了书店,那句“老大哥在看管着你”一直徘徊在我脑中,挥之不去。
回到家,打开某东,选了一个上海译文的版本下单,明天就可以看到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