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精进》稻盛和夫论谦虚读后感

《六项精进》第四章稻盛和夫先生再次强调谦虚,惟歉受福的道理。其实,也是告诉我们必须经常保持谦虚的姿态。

谦虚使人进步,经常保持谦虚的态度,谦虚才是学习上进的泉源。不管你自以为达到了多高的境界,如果你不能始终保持谦虚,不能时时反省,不能坚持学习,你就必然退步,降回故我。

“惟谦受福”:傲慢地不到好运和幸福,只有谦虚的人才会遭遇好运,获得幸福。谦虚的人有时会被认为是傻瓜,其实觉得谦虚的人是傻瓜的人才是正真的傻瓜。

其实,“谦虚”此词可谓人人皆知,但又有多少人能运用到现实中,行动中呢?我想“谦”可谓是取长补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个简简单单的道理却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则己胜;以己之长补人之短,则彼胜。

论谦虚,中国历史的演进一如浪潮,总有新生的力量站在风口浪尖,擎起前进的大旗,同时,老迈陈旧的事物便慢慢没入时间的深渊。然而,在涌动的浪花背后是广阔深沉的海洋,这一动一静的转换结合,构成了历史和人生完整的美感。正所谓人之少年必狂,人之老年必谦。

“一事能狂便少年。”少年的锋芒是调色板中最耀眼的亮色,少年杜甫面对壮丽的山河朗声宣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目光清澈而炙热,而在他之前,有李白的“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有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有李商隐的“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些年轻而又才华横溢的心脏有力地搏动,从而翻卷出大唐的气象万千,使大唐绽放成一朵傲视群芳的牡丹,使后人远远仰望,远远怀想。

然而,花总是会凋谢的。锋芒的绽放常常是一种能量的迅速耗散,当潮水涨起时潮落也就成为必然,这就教会我们谦虚,要利用双赢来取长补短。余秋雨说,唯有不张扬不激越的事物才能活得长久。我想,这便是历史的法则,它教我们谦虚,教我们利用双赢取长补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六项精进中稻盛先生就把“要谦虚,不要骄傲”放在六项中的第二项。在本书的后两章,稻盛先生单独大篇幅外加亲身经历,阐述...
    Hu兵阅读 6,300评论 0 0
  • 尊敬的普查对象: 您好!国务院决定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省市县人民政府分别下发了《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
    仇池流沙阅读 188评论 0 0
  • 我虽然己说好要移交工作,但有突发事件还是不能撂挑子,和LJ一起去面对发生的事,面对质凝也做到平和,每面对一次勇气就...
    籽衫阅读 122评论 0 0
  • 能 遇到与自己母亲真心呵护的婆老太,生活中遇到的不是很多。更多的奇芭婆老太多了去!咋办呢!?也许更多的人是承受着...
    晴媛阅读 164评论 0 1